本報訊(金華日報記者周垚、通訊員朱慧敏)“又專業又細心,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近日,說起婺城區發改局派駐鎮干部陳麗蕾,白龍橋鎮村鎮建設辦主任李苗贊不絕口。
連日來,李苗在編報2020年投資項目計劃時,對投資額、項目歸類、工程形象進度等不知如何下手,陳麗蕾得知情況后,從項目前期的各個環節入手,又打比方又教概念,李苗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的編報存在很多誤差。”李苗說,在陳麗蕾指導梳理下,編報的計劃精確全面,下步項目財政審批和資金撥付就少走了很多彎路。
項目就是生產力,有項目就有活力。近年來,婺城區發改局十分重視項目前期的謀劃統籌,但在與鄉鎮的溝通中發現,基層在報批項目程序中存在著較為隨意的現象,實施項目中又存在物資變更等問題。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婺城發改部門經過對照檢查,認真梳理,發現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基層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精、操作流程不規范,導致項目要么報不上來,要么報上來一個“次品”。
如何破局?婺城區發改局持續深化“三服務”,開展“蹲點結親、靶向服務”活動,安排業務精通的中層骨干蹲點一線,每周不少于一半時間在鄉鎮工作,每次3 ~ 6個月。其間,發改局工作人員將重點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有關內容的服務培訓輔導,幫助鄉鎮培養熟悉項目前期工作的干部;講清政策法規、投資立項和重點工程推進、行政許可審批流程等基本內容;協助做好重大項目計劃、綜合功能服務站建設、信用體系建設等有關工作。
同時,鄉鎮派駐負責項目報批人員到發改局機關科室綜合學習服務業發展、能源監察、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前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有關工作。
近日,記者在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看到,婺城區發改局重點辦副主任馬曉俊就帶著乾西鄉統計員傅慧婷,前往熟悉了解項目前期審批中的流程環節,以此推動項目前期工作真正落地落實。據了解,1—10月,婺城區已完成政府投資項目136個,投資額達43.45億元,項目開工數102個,年度目標完成良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