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垚
相傳,在婺城區白沙溪流域,“白沙老爺”盧文臺修筑三十六堰,“墾壁田疇,開堰引水”,灌溉萬頃農田,造福一方百姓。千百年來,“白沙老爺”治水為民的精神在婺城薪火傳承,婺城人治水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如今,一場以“婺城水·幸福城”為戰略目標的治水興水壯麗宏圖,正在婺城大地徐徐展開。農村飲用水達標提質改造、美麗河湖創建......一系列施之有效的舉措,讓這一泓婺城好水煥發出新生機。
幸福故事:兒時白沙溪回來了
踏著平整的瀝青路面,望著眼前的綠水青山,呼吸著清凈潤肺的空氣,行走在水清、岸綠、景美的白沙溪畔,一種愉悅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沿岸企業亂排亂放,白沙溪這條婺城的“母親河”曾淪為一條“垃圾河”!耙郧斑@條河,垃圾、水葫蘆、雜草......什么垃圾都有,腳碰到水都會發癢!闭f起白沙溪的蛻變,婺城區白龍橋鎮新昌橋村黨支部書記柯建康深有感觸。為此,婺城區有關部門單位和白沙溪沿岸百姓,同心協力、眾志成城開展一系列的治水、清淤、護坡、建堤壩、建橋等美麗創建組合拳,白沙溪終于美回來了。
在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婺城區進一步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形成巡河掃河常態化機制,讓水清景美的風光真正駐足白沙溪。而在美麗河湖的創建中,婺城區通過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加固工程,建設瑯峰橋、綠道、長廊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升白沙溪的山水景觀優勢。10月,白沙溪成為莘畈溪之后,婺城第二條成功創建省級“美麗河湖”的河流。
如今,白沙溪正逐漸成為集安全、生態、人文、產業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河流。在11月舉辦的婺城首屆發展大會中,500多名鄉賢齊聚瑯琊鎮白沙溪畔。當看到水光瀲滟、清冽可見的溪水汩汩流過,鄉賢們無不感嘆“兒時的白沙溪真的回來了!
幸福手記:以水興城更滋潤
婺城因水而美,婺城因水而興。
今年年初,婺城區提出了“婺城水·幸福城”的發展戰略,全區上下一心、凝心聚力、以“擔當趕超婺城圖強”的磅礴動力,全力擦亮“婺城好水”這張金名片。
從綿延彎曲的白沙溪到碧波浩渺的沙畈水庫,從散布鄉野的山塘到錯綜有致的水管網線,從防臺防汛到農村飲用水提升,婺城“水工程”持續做深做實。如今,婺城好水著實讓婺城人“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走進婺城的大小村落,農家水龍頭流出的都是清澈的自來水。在婺城扎實高效地農村飲用水達標提質改造后,農村飲用水普遍的季節性缺水、水質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
婺城好水也帶動了鄉村振興。冷水茭白、里陽西瓜、“金瑯山泉”等一系列因水制宜的特色產品,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當地鄉鎮、百姓帶來了經濟創收的機遇,進一步打響了婺城水品牌。
水好了,生活也美好了。如今,越來越多農村百姓臉上幸福洋溢的笑容,就是對“婺城水·幸福城”建設的最大肯定。
幸福聲音:打造幸福之水潤澤千家萬戶
倪玉奎(婺城區水務局局長):水務部門緊緊圍繞“雙城”發展戰略,開展“婺城水·幸福城”七大行動,扎實推進飲用水達標提升、美麗河湖創建兩項民生實事,保護好婺城“大水缸”。
季美珍(婺城區水務局總工程師):2020年,婺城區水務局繼續以水利惠民生為宗旨,做好水利項目實施,計劃完成水利投資5億元。接下來,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河道綜合整治、水利標準化建設等各項職能工作。
騰桂生(瑯琊鎮楊塘下村村民):這幾年,白沙溪兩岸的生態環境提升很大,水好了,路硬了,河堤美了,大伙都喜歡在這里游玩,我也經常到白沙溪的河堤上散步。
李志青(利明環衛負責人):一年365天,全年無休,不管刮風下雨,我們從不缺席。治水興水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望,我們熱愛這份事業,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到這份工作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