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戴建東)近日,瑯琊鎮的白沙溪畔,古廊橋上人流如潮,婺城區戲曲家協會組織骨干會員,在廊橋上舉辦了一場金華道情專場晚會,以文藝助力夜經濟,吸引了眾多散步納涼群眾駐足觀看。
瑯琊鎮文化底蘊深厚,有國家級文保婺州窯鐵店古窯址,省級文保白沙古堰、明代種德堂,市級文保點全院、望泉公祠、白沙廟等,以及國家級非遺文化遺產婺州窯傳統燒制技藝、金華酒傳統釀制技藝、市級非遺白沙老爺傳說等優秀的傳統技藝文化。
近年來,瑯琊鎮通過小城鎮整治,環境面貌得到了較大提升,特別是白沙溪畔風光旖旎,千年古堰奔流不息,橫跨白沙溪的古廊橋更是一道亮麗風景。每當傍晚過后,前來瑯峰山下的白沙溪畔散步納涼的群眾絡繹不絕。白沙溪古廊橋頭,儼然形成了一方夜經濟區,成了瑯琊群眾休閑的好去處。
為了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讓藝術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鄉村,婺城區戲曲家協會特地組織部分骨干會員,在瑯峰山下的古廊橋頭,舉辦了金華道情專場晚會。骨干會員趙海琴專門創作了《爭當文明金華人》的金華道情作品,從垃圾分類、安全出行、文明用餐等多個方面,演唱了金華人民個個爭當文明好市民的形象。趙海琴老師還演唱了金華道情《十勸哥哥》,表述了妹妹對哥哥的殷切希望,把一對農村兄妹的煙火日常生活,演繹得淋漓盡致。趙海琴純正的金華道情腔調,古韻悠悠,意味綿長,博得了在場觀眾陣陣掌聲。
骨干會員倪海芝也表演了傳統道情曲目《勸賭歌》,較好地宣傳了當前禁賭工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添磚加瓦。特地從金東區趕來助陣的曲藝家協會會員胡云錢,也用他獨特的金華道情古韻,為群眾表演了精彩的道情節目,胡云錢老師雄厚、混圓的唱腔,讓現場觀眾一飽耳福。
金華道情是金華人的傳統說唱藝術,一直以來深受群眾喜歡。白沙溪畔古廊橋頭的金華道情專場演唱晚會,古樂聲聲,古韻悠悠,給前來納涼的群眾帶去了一場文化大餐。婺城區戲曲家協會主席章曉華表示,隨著夜經濟越來越受到群眾關注。我們文藝工作者更應該借此機會,深入群眾,深入鄉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好中心工作,讓文藝之花助力“花滿婺城”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