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婺城區農村飲用水達標人口覆蓋率達95%、農村供水保證率達95%、農村供水工程水質達標率達91.4%,規模化供水覆蓋人口比例達92%......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將“幸福水”貫通到千家萬戶,婺城區連續4年將農村飲用水列入“十大民生實事”。目前,全區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實現了“全域化”。
瑯琊鎮妙康村距離市區30公里,這個遠離繁華的小村莊靠一泉山水養活一方人,而就在今年,“幸福的味道”也流進了村里的每一戶人家。“現在的水我們喝著放心。”妙康村村民俞美英家前幾年造了新房,但飲用水的改造卻沒跟上好日子的速度。由于條件有限,村民們平時飲用的水不僅沒有經過嚴格的凈水流程,遇到干旱時期,還總是缺水。為讓惠民工程無死角,婺城區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進入了這個小山村。
今年5月份,妙康村正式通水,俞美英家廚房的水變干凈了,水流也變大了。用她的話說,從20幾年前的遠地挑水,到后來自己用水管接山泉水,再到現在有了純凈的自來水,生活總是在一步步變好。現在,妙康村的村民們不僅能夠喝上放心水,還不用擔心旱期缺水,著實”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從“小水廠”到“大管網”,2018年到2020年,婺城區以規模化集中供水為重點,努力構建供水新格局,全面鋪開這場民生工程,不僅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一汪清水送家中的喜悅感,還流出了“真金白銀”。
“不要小看這一根管道,一年能為村集體省10幾萬元呢。”婺城區瑯琊鎮東畈村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提到民生工程,村支書盛洋元總是對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贊不絕口。他告訴記者,東畈村幾年前就鋪設了水管,用于改善村內的飲用水使用情況,但由于時間久遠且部分管道埋深較淺,管道出現老化、生銹、破漏問題,常年處于漏水滲水的狀態。“這些浪費掉的水都要村集體來買單。”粗略估算,東畈村一年有將近5000噸的水被浪費,金額在10萬元左右。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實施后,區水務局對東畈村的水管道進行了“大換血”,一次性解決了村內水管帶來的經濟流失問題,為村集體省了一大筆支出。
除了水管里的“經濟賬”,盛洋元還算起了工程帶來的“福利賬”。據了解,此次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的建設采用第三方外包的形式,意味著管道后續的老舊破裂維修都有了保障,村內不僅不用承擔后續的“保養費”,更省了一筆以往水費收取的人工費。這樣一來,東畈村村集體一年能省出的費用在15萬元左右,這讓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的紅利。
目前,婺城區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共涉及8鎮5鄉119村7.49萬人,通過此項行動,全區建設單村水站96個,受益人口3.6萬人,城市管網延伸新增及提升改造76個村受益人口約10萬人。預計11月底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的清盤驗收。(記者唐艷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