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麗莎)不久前,235國道金華婺城至武義段公路正式通車。這條路的開通不僅承載著金華市區、武義兩地152萬人民熱切期盼,也承載著婺城區雅畈鎮以及海拔400多米高的大安村村民們一直以來的便捷出行夢。有了這條雙向六車道的金武快速路之后,大安村一改往日不便的山道出行方式,從大安到金華市區的出行時間最短縮至15分鐘,順暢架接起山區和市區間經濟生活圈的橋梁。
除了金武快速路通車以外,雅畈鎮還建設完成了環鎮南路,現在全鎮基本形成了“兩橫兩縱”的道路框架,與主城區的距離極大縮短,群眾出行生活更為便捷。住在雅畈鎮的村民都說,雅畈不像“鎮”,越來越像個城市了。
近些年來,雅畈鎮基礎設施不斷升級,百姓生活更加有盼頭,美麗城鎮建設之花在此也隨之綻放。
如今,走在雅畈鎮的大街小巷、鄉村田埂,是一幅這樣的畫面:寬闊平坦的水泥地面,井然有序的經營秩序,千姿百態的苗木基地,熊熊燃燒的婺州窯。前來游玩的游客無不感嘆如今雅畈的芳姿,目前,雅畈鎮被評為省級非遺主題小鎮,省級婺窯小鎮,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雅畈古鎮正在涅槃新生。
放在幾年前,雅畈卻和“雅”字毫無關聯,“臟亂差”才是這里的主基調。2017年,雅畈鎮啟動了聲勢浩大的小城鎮綜合整治工作,從環境、人文、產業、治理等方面著手,提出“非遺古鎮、婺秀雅畈”的主題,3年間實現了巨大的改變。今年,雅畈鎮圍繞“美麗城鎮建設”、“‘千年古城’三年修復計劃”、“全域美環境整治”、“花滿婺城建設”等工作,在“雅”字上繼續發力。
雅畈鎮以精品村、秀美村為切入點,持續推動農村垃圾分類、美麗庭院、美麗街巷、污水零直排、五水共治等工作,進一步扮靚人居環境。村里還開展文化禮堂創建、生態洗衣房打造、河道景觀長廊打造等鄉村振興項目工程建設,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
人居環境大有改善后,雅畈鎮在產業發展上下功夫,打造出景色美、生態優、游客鬧、經濟強的新畫卷。
前不久,雅畈鎮第二屆非遺文化節落下帷幕,“鄉創”發展初顯成效。雅畈區位優勢明顯,人文底蘊深厚,歷史悠久,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雅畈古街,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條長達700多米的青石板街貫穿東西,街巷兩側明清古建筑鱗次櫛比,透著歲月沉淀的氣息。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雅畈目前投入資金3500萬元,對古街的街道、老屋進行了修繕,同步更新打造景觀綠化,持續注入當地文化特色等亮點。不僅如此,雅畈鎮還引入多家文創公司,賦予古街新舊融合的新氣象。修葺一新后的雅畈古街,引得杭州、上海等游客前來游玩“打卡”。
在相隔不遠的漢灶村,在此落地的中國婺州窯博物館同樣吸睛。博物館內包含婺州窯歷史展示、體驗區等,婺州窯燒制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常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領略。除此之外,金華斗牛、疊饅頭、迎蠟燭、道情、龍燈等傳統民俗與技藝,也成為雅畈鎮一張靚麗的招牌。
除了發展文旅經濟,雅畈鎮還打造以染色、紡織和木制品加工為主導的工業產業,年均工業總產值達9億元以上,每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達1億元以上;規范苗木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等。目前,全鎮環境美項目20個,生活美項目8個,人文美項目9個,產業美項目7個,治理美項目4個等共49個美麗城鎮建設項目。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