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美琴)民以食為天,“菜籃子”與“米袋子”關系到千家萬戶。臨近年關,全區糧食蔬菜市場供應情況怎樣?貨品質量如何?價格還“親民”嗎?日前,記者來到幾個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一探究竟。
蔬菜大米貨足價穩
一大早,記者來到婺城區五一路菜市場,只見每個攤位上擺滿了各種貨品,前來采購的消費者絡繹不絕。蔬菜攤主葉阿姨早早地便開始忙碌:“除了山東、東北產的大蔥和廣東、海南的辣椒價格稍微貴了一點,別的蔬菜價格和往年基本上一樣。”
和葉阿姨一樣,菜場里的其他攤主售賣的蔬菜,進貨渠道都比較多樣,有的采購自本地蔬菜批發商,還有很大一部分直接采自本地的菜農,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上游菜價波動帶來的影響。“本地菜價格沒什么浮動,像小青菜、雞毛菜、地瓜葉這些大家常買的菜,都是兩三塊錢一斤,跟去年一樣。”葉阿姨說。
而在物美超市萬泰店,除了部分有機蔬菜,其他大部分蔬菜零售價基本與農貿市場持平。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算上“會員價”“每周特惠價”等優惠活動,大部分生鮮蔬菜價格要比農貿市場還便宜。
與此同時,隨著近期晚稻豐收、新米上市,市場上大米的供應量也日漸增加。記者走訪了幾家糧油批發店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本地大米零售價在每斤2.8元至3.5元之間,批發價則約為每斤2.3元至2.5元,基本與去年的價格持平。
此外,市場上產自東北、江蘇的大米近期也集中上市。江北農貿市場附近的一家糧油批發店店主告訴記者,今年東北、蘇北的大米有稻花香、長粒香、淮稻、蘇墾等品種,批發價在每斤2.3元至4元不等。“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米價格有差距,但大體上跟去年差不多。”該店主表示。總體來說,目前市場上的蔬菜、大米種類豐富,價格平穩。
生產基地保障供應
蔬菜、大米貨足價穩,離不開本地生產基地的穩定供應。這段時間,每天天還沒亮,婺城區長山鄉盛珂家庭農場的成員就要來到大棚里采摘待售的菜品。“我們農場近期每天的果蔬產量穩定在500公斤左右。”據盛珂農場負責人盛福建介紹,該公司作為市級保障型蔬菜基地,以“線下+線上”模式運營,除了傳統線下批發零售渠道,今年還在線上與大型酒店、學校、超市、社區、益農平臺對接,成為了保障居民“菜籃子”的重要一環。
盛珂農場每日的忙碌景象,是婺城區扎實推進“菜籃子”工程的縮影。據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婺城區菜籃子商品供應保障以“市統籌、區補充”的模式落實,以外地調運和菜籃子商品供應基地生產調配為主要來源。
截至目前,婺城區共有市級菜籃子商品供應基地7家,區級菜籃子商品供應基地2家,其中生豬養殖2家(市級),蔬菜種植7家(區級2家)。市、區兩級菜籃子商品基地生豬年出欄量3萬余頭,蔬菜種植面積2000畝。
讓群眾吃上“放心菜”,也是婺城區高度重視的民生大事。如今,婺城不僅構建起政企聯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把好基地準出關與市場準入關,更積極推動“菜籃子”基地標準化生產建設,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裝滿“放心菜”。
“隨著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和上級政策的調整,我們與其他部門在排摸轄區菜籃子企業的基礎上加以培育扶持,引導企業進一步走向規范化和規模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們與相關部門還將持續關注‘菜籃子’商品的供應情況、價格動態以及承儲、投放、備貨、調運等環節,做好春節期間‘菜籃子’商品的市場供應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