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曉芬)“有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我們發展養殖業心里就有底氣了。”近日,金華市金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丁桂平收到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華市婺城支公司支付的理賠款。看到手機短信里的理賠款入賬信息,他感慨萬千。
金華市金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場位于蔣堂鎮立新村,常年生豬存欄1萬頭左右。去年9月,為抵御養殖風險,該養殖場投保生豬養殖保險附加擴展保險,投入保費346280.55元,截至目前已獲賠1422860元。
去年7月,婺城區開展生豬養殖保險附加擴展保險試點工作。該險種保險期為一年,保險金額每頭1200元,保險費每頭54元。“試點期間,保費由區財政補助50%,農戶自負50%,最大程度降低養殖場投保成本。”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舉,進一步降低了生豬生產經營風險,增加了生豬養殖信心、提高了增養潛力、促進了產業增效,為推動我區生豬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事實上,生豬養殖保險附加擴展保險僅是婺城區大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其中一項。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種植業、養殖業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
近年來,婺城區堅持“農戶自愿、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按照廣覆蓋、多品種、高標準的要求,充分發揮鄉鎮干部、農技人員等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主動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相關工作,著重組織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參保,積極引導其他農戶自愿參保。同時強化政策引導,對參保農戶在項目資金扶持、技術指導和培訓、災后重建等方面予以優先指導安排。
“政策性農業保險,在提高農業防范和抵御風險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讓我們吃上‘定心丸’。”金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偉峰,去年3月購買鴨養殖保險,投入保費154500元,截至目前已賠付100380元。
據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涉及范圍包括水稻、大棚、茶葉、葡萄種植、油菜種植、雜交水稻、葉菜價格指數、生豬、能繁母豬、鴨養殖、淡水養魚等多個參保項目。2020年,全區政策性農業保險,中央、省、市、區各級財政保費補貼合計近1549萬元,其中區級財政保費補貼近285萬元;各類參保項目保費近1846萬元,理賠款金額近1254萬元,賠付比例高達67.92%。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