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金權)“現在拿藥真是很方便,上午看完病,醫院把藥煎好,下午就快遞給我們了,服務很到位,非常方便。”3月12日下午,婺城區雅畈鎮村民葉美群拿著醫院寄來的中藥開心地說道。
代煎中藥,快遞送藥上門是雅畈鎮中心衛生院門新推出的一項便民舉措。據了解,自“三服務·婺城家服務”工作開展以來,雅畈衛生院針對鄉鎮衛生院醫療資源不足、山區群眾就醫不便的問題,與各大醫院合作成立醫聯體,每月由大醫院派駐醫生到衛生院坐診,方便山區群眾就醫,得到了山區群眾的廣泛認可。
“我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老百姓對中藥需求比較大。”雅畈衛生院院長滕繼華向記者介紹,一個中醫科不僅需要醫師,還要有藥師、診室、藥房、煎藥室以及研磨打粉、熬藥等設備,而目前常用的中藥就有1000余種,一個中藥房至少需要配備400味以上才能滿足醫師開方的需求,以上條件都具備才能完成看病、抓藥、煎藥的全過程,這對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說,幾乎不可能實現。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讓中醫服務在基層生存艱難,另一方面造成百姓養生、保健、治病的需求難以滿足的局面。
中醫藥的優勢在于基層,醫改的重點也是將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因此,提高中醫在基層的服務能力對順利實現醫改目標非常重要。在這樣的需求下,“虛擬藥房”應運而生。
今年52歲的雅畈鎮中心衛生院醫師吳衛新,從事中醫服務多年,對新推出的“虛擬藥房”感觸頗深。他說,“互聯網+”的中藥開方非常簡單,先在網絡系統上點外派中藥,進行開方,準備點提交時,詢問患者是否需要代煎中藥。如果要代煎,系統會彈出配送地址信息和聯系方式,填好后點提交,代煎藥會寄到家門口。
“我們現在都由市中醫院為患者提供配藥、煎藥、配送服務,形成‘互聯網+’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負擔,保證服務的專業化、同質化、標準化,也更加便于質量把控,讓群眾享受便捷安全的中醫藥服務。”滕繼華說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