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距離第十二屆中國茶花博覽會開幕已過去五天,位于金華市區江北人民廣場的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茶花商展位前,依舊人來人往,茶花熱銷勢頭一路走高。
鄭桂香是婺城區羅店鎮后溪河村的老花農。夫妻倆守著世代育苗的五六畝地,種了20多年的山茶花,從扦插到嫁接,掌握了一手茶花培育的好手藝。在展會現場,她一邊扒拉著碗里的飯菜,一邊忙不迭地給客人介紹自家的花木,對有意向的大客戶,還不忘遞名片、加微信。她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金華是養茶花的好地方,各地花農都樂意來,今年的全國性展會,更引來了五湖四海的愛花人。此次參展,希望積累幾個大客戶。天遂人愿,當天一早,一大卡車山茶花就要運往福建省,這已經是今年她家發出的第二車貨。另外,讓她感到欣喜的是,現在大家都愛花喜歡養花,山茶花零售日漸看漲,是本地市場發展的好苗頭。
走在主會場展區內,只見姹紫嫣紅,各式形態的山茶花匯聚婺城,將人民廣場一角裝點得春意盎然。來自北國的“紅粉佳人”,出自閩南的“七巧”,從泛黃的書頁里走進現實的“粉十樣景”……不乏茶花名品。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客商不絕如縷,愛花的金華市民也三三兩兩相伴而來,挑選幾盆如意的茶花捧回家去。
這份紅火從主會場蔓延到了竹馬鄉、羅店鎮等幾個分會場。初春時節的婺城,是一片花的海洋。山野濃綠,花開遍野。花海之間,勤勞的婺城人在花圃間專注地勞作,臉上綻出幸福的笑容。
孔向忠是羅店鎮山下曹村的盆景大戶。自祖輩起靠山吃山,張羅苗木生意,如今又由他傳遞給了兒子孔令澤。此次茶花博覽會不僅為婺城的山茶花經濟帶來了強勁的引流效應,更為本就看漲的盆景經濟添了一把火。自年初五開門營業,當天就成交10萬元,這陣熱銷持續,不過早上八九點,就有5萬元的生意上門。中年老孔說:“今天賣的不太多,過一會兒應該還有。”不大的盆景園里,金彈子、貞柏、杜鵑……各色花木含苞待放,美不勝收。老孔一邊修剪著花木,一邊樂呵呵地介紹,搭乘展會的快車,線下來了客流,新一代的線上直播也有了新的話題,一舉兩得,協同帶動。
近年來,以山茶花經濟為基礎,婺城區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調整,發展多種經濟,差異定位,合理分工,最終催生竹馬鄉、羅店鎮等周邊鄉鎮花木市場,以可觀的吞吐量享譽全國,匯流八方來客。不少村子還通過申報景區村等形式,進行景區改造,融合當地花木產業優勢,帶動當地土特產銷售,發展農旅融合經濟,讓“花滿婺城”成為留住綠水青山,發展金山銀山的美麗搖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