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金權)“真心感謝你們,整整五年,終于又看到孩子的笑臉了。”近日,看著面帶笑容的兒子,小宇(化名)爸爸對“調小青”工作人員感激地說道。
小宇是婺城區白龍橋鎮人,因家庭的變故導致重度抑郁,至今已五年未出過家門。去年,共青團婺城區委工作人員了解到小宇的情況后,多次上門進行開導,但是一直未能起到明顯效果。
小宇的事情一直牽動眾人的心,近日,團區委相關負責人與鎮村兩級“調小青”以及“老娘舅”宋大姐一起,再次來到小宇家中。但是,團區委一行發現,小宇還是不愿與人交流。
眾人商議,嘗試帶小宇到田間地頭,或許會有些幫助。在“調小青”和宋大姐的開導下,小宇終于走出家門,到田間一起采摘新鮮的蔬菜,感受春雨的生機。摘好蔬菜后,一行人又回到小宇家中,和小宇一起烹飪,一起吃“手作”菜肴。漸漸地,小宇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還主動夾菜給宋大姐。看到小宇的變化,小宇的父親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據了解,近年來,團區委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搭建互助平臺,通過志愿者及抑郁伙伴線上傾聽、陪伴、互助、溫暖,積極通過聯合心理醫生與專家團隊開展線下康復活動、心理技能療愈等方式,幫助抑郁癥少年打開心扉。同時,團區委相關負責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志愿者隊伍,共同幫助“網抑”少年走出陰霾,復歸社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