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悠悠婺茶史,萬世流芳茶文明。4月2日上午,“箬陽龍珍”國家地理標志品牌發布會暨婺城區第三屆茶文化節高峰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茶領域專家學者同心共建新思路,真知灼見謀發展,對“箬陽龍珍”及婺城茶產業發展發表演講,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孫忠煥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從人文角度解讀茶產業,讓茶超越其字面含義,讓茶不僅能喝,還能‘吃’和‘玩’。”
孫忠煥從人文角度解讀茶產業。他從陸羽《茶經》出發,談及茶的讀音與含義的演變。孫忠煥認為茶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人文底蘊,豐富自身內涵的。茶自身擁有許多優秀的特性,富含的多量元素對人體有積極的影響;另外,茶文化也是人類社會共同創造的結果,從老百姓的日常飲用,到文人雅士的深入研究,人們在利用茶的過程中,了解了它的性質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賦予茶以幻想,進而發出感悟,創造出茶器具、茶服飾副產品,茶的含義早已超越它原本字面的含義。
茶,過去是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但在未來可以助力鄉村振興乃至成為地域性標志。回首來路,茶產業的發展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對于傳承古往今來積淀下的中國茶產業,孫忠煥提出應傳承與創新并舉。傳承的是我們的基因與歷史,創新是加入現代元素的繼往開來;另外,他倡導茶品質建設與茶品牌建設相結合,讓茶不僅能喝,還能“吃”和“玩”。
羅列萬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茶葉首席專家、研究員
——“回眸‘十三五’茶產業發展歷程,吸取經驗教訓,制定新的發展思路,從而更好地奮進‘十四五’。”
羅列萬從浙江茶葉“十四五”展望與“箬陽龍珍”茶葉發展兩方面,談自己的想法。
羅列萬認為,“十三五”是浙江茶葉歷史上輝煌的一個發展時期,他對當前浙江茶葉產業總體評價是可圈可點、可喜可賀,整體氛圍生機勃勃、積極向上,在產業規模、茶類結構、品牌打造、技術支持、文化助推等方面都創歷史新高。在“十四五”時期,得益于豐厚的茶文化底蘊、勢不可擋的數字賦能、品牌多層面發展、中國茶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等有利條件,浙江茶產業趨勢依然向好。
就浙江茶產業“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規劃,羅列萬表示應強化規劃引導、推進“名片”行動、加快智慧茶葉進程、強化基礎要素、分層次推進龍頭培育、抓好平臺建設、提升標準化水平、推進國際融合發展、保障茶葉科技支撐。
就“箬陽龍珍”產業如何更好的發展,羅列萬提出六點對策建議:成立組織專人負責;制定規劃引領發展;制作標準增強辨識;聯合抱團協同進取;優勢集聚對接產銷;營造氛圍激發潛能。
潘金土浙江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為適應新時代多元消費需求,我們可以探索一些新思路,實現茶旅共融,做優做強婺城茶產業。”
眼下,婺城茶產業有一些行業共性問題,如采摘工人的問題、生產成本逐漸提高的問題、技術創新不足的問題、市場營銷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問題等;也有個性問題,如質量良莠不齊、技術含量低、沒有強而有力的主導品牌等,潘金土就婺城茶產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如何借助“箬陽龍珍”國家地理標志發布的良好契機,多進行專題研究,做好規劃和宣傳,抓好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
二是用好我區“中國茶文化之鄉”的金字招牌,讓文化助推產業發展。
三是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借助科技力量,推廣茶葉種植新技術、加工新工藝,提高茶葉生產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產業增效。
四是通過政府引導,產融結合,抱團發展,開創婺城特色的中國茶產業發展之路。
龔淑英浙江大學茶產業專家
——“‘箬陽龍珍’應盡可能地發掘它的特色與文化屬性。”
龔淑英從“什么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的建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的建設”三方面展開經驗之談。
地理標志農產品指的是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龔淑英肯定了“箬陽龍珍”在名稱上清晰明確,符合一個好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名稱應具備的要素。
龔淑英認為,一個品牌的建設需要有自己獨特的符號。她以覺農·翠茗所具有的“花卷型、翡翠色、甘爽味”獨特品質為例,提出應發掘“箬陽龍珍”獨有的特色,區別杭州龍井,讓非專業人士也能一眼就識別認出它。
另外,她認為一款好茶不應只具備物質屬性,更應具備文化屬性。現階段對“箬陽龍珍”的文化解讀停留在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箬陽駐足所留的“清照茶園”上,龔淑英認為文化內涵應多多益善,盡可能地廣泛挖掘。
楊鴿聲金華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箬陽龍珍’榮獲‘國字號’對當地村民和南部山區都是一件大利好的事情。”
楊鴿聲認為,“箬陽龍珍”獲“國字號”對保護區內群眾是重大利好,有望成為他們一條新的致富路徑,對婺城來說,也是促進南部山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他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堅定名茶品質自信,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增強水源保護區經濟發展新動能。婺城自然條件優越,天賦名優茶品質之地,保護區各鄉要形成共識,聯合起來抱團發展,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加強宣傳和營銷,讓更多的人知道“箬陽龍珍”好在哪里、優在哪里。
二、宣傳婺城推銷名茶,回報桑梓助力發展。婺城的茶葉經營者要積極宣傳推銷茶葉,在外婺城茶商也要關心家鄉茶產業的發展,積極回鄉投資興辦茶企業,給山民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帶領山區農民增收致富。
三、形成共識精準扶持,搭建平臺集聚茶企,合力探索以茶興區的水源保護區經濟發展道路。讓保護區山民在自己家鄉創業就業,并且建議學習工業興辦小微企業園區的做法,聯動市、區各部門,搭建起平臺來招引培育壯大茶企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