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來,雷鋒精神這支火炬,激勵著一代代的青年前赴后繼,在婺城這片土地上不斷燃燒升華。不斷涌現的雷鋒式人物,像一面面旗幟,以奪目的光彩影響和激勵著青少年從小心系祖國心向黨。孔志華父女倆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和傳承雷鋒精神。
“從出生起,爸爸就給我講雷鋒故事,并讓我懂得長大了就要做雷鋒那樣的人。”孔子曰是紅湖路小學的學生,同時她也是一名雷鋒志愿者。
在孔子曰眼里,孔志華既是她的父親,也是宣講雷鋒精神的第一任老師。近五年來,父親孔志華帶著她一起參與公益活動和各種志愿服務,小小年紀她就獲得了金華市委市政府頒發的創建文明城市的先進個人獎證,在同學中傳為佳話。
“這個時代物質生活變豐富了,雷鋒精神的傳承和發揚更加重要,社會可能因為我們的互助和一個小小善舉變得更加溫暖。”孔志華說道,學雷鋒做志愿者不為上報、上電視、拿證書,而是在于自己閑暇時與孩子一起懷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那份初心和善心,讓孩子從小養成好品質。
這幾年,孔志華通過服務雷鋒連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各類志愿工作,讓女兒更加了解了他的這一個人愛好。“一有機會我都會和她一起參與類似活動,子曰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她覺得收獲很多,她告訴我她要做個向善的人,長大后憑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這令我倍感欣慰。”孔志華說道。
作為金華雷鋒館的一名志愿者,孔志華一直用“服務”兌現諾言、踐行擔當,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則,和孩子共同參加社會志愿活動。參與雷鋒館活動,去養老院、殘疾人之家做志愿者,與孩子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紅領巾樓道長美化社區街道……“真心實意做好每一次,堅持每年好多次,這就是我學習和實踐雷鋒精神的方法。”
今年年初寒潮來襲,整個金華氣溫驟降,父女兩人卻早早起了床,趕到寒風徹骨的人民廣場。在雷鋒館館長曹榮安帶領下,父女倆和志愿者們組成了雷鋒精神宣講小分隊,把相關資料裝訂成年歷掛畫,辦起雷鋒精神“流動展覽”,開始從廣場到居民家中,再分赴婺城各地宣講雷鋒精神。據了解,九年時間里,他們共贈發了12萬份雷鋒年歷畫。
“‘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是一位位踐行雷鋒精神的新時代志愿者們的心聲,在孔志華父女身上,我們能看到雷鋒信念的力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煥發著新時代青年們朝氣蓬勃的坦誠和無我追求。”宣講了一輩子雷鋒精神的老館長曹榮安感嘆道。
沒有哪一種生命比活在人們的心里更長久,沒有哪一種精神比引領人的成長更永恒。雷鋒,以其短暫的一生譜寫了無比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豐碑。雷鋒精神,像一座內涵豐富、意蘊深刻的精神寶庫,哺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傳承雷鋒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來共同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記者豐懿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