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曉君)“沒想到,事情這么快能夠得到解決,感謝宋大姐,感謝街道和村干部!你們辦事高效,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事’。”近日,城西街道西郊村民陳建芳等10多個拆遷戶高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孩子們讀書的事情有了著落。
原來,今年下半年,西郊村10多個拆遷戶的孩子就要讀小學一年級了,但是,目前新房還沒有回遷,且河盤橋小學被搬遷后,他們也不知道孩子該到哪就讀。情急之下,他們找到了西郊村支書陳波,希望村里能出面聯(lián)系,幫他們解決這件“大事”。
陳波在了解情況后,便第一時間前往城西街道辦事處,找民情民訪代辦服務(wù)站的“和姐”宋園春幫忙。宋園春從陳波處得知具體情況后,當機立斷,立即向城西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建成、辦事處主任池吉平反饋情況,同時和婺城區(qū)教育局局長李剛?cè)〉寐?lián)系,溝通了具體情況。
百姓訴求一刻也不能耽誤,特別是事關(guān)孩子入學的事,更要高效穩(wěn)妥地解決。李剛很快趕到城西街道,當面和街道負責人、村支書協(xié)商。協(xié)商后,李剛又致電站前小學校長葉惠,告知其在這些新生入讀站前小學的政策不變的情況下,由村里、街道向?qū)W校統(tǒng)一提供10多名適齡兒童的名單及入學資料。這一決定不僅解決了村民的“煩心事”,還幫村民們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沒想到李局長在了解情況后,立馬趕來現(xiàn)場解決問題,讓這些即將上小學的新生們就近入學。”陳波說。隨后,陳波給家長一一致電,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李局長都親自幫我們解決這件事了,我也算是吃了定心丸了。”村民宋群勇高興地說道。
“這是落實金華‘無證明城市’‘最多跑一次’的生動實踐,讓老百姓能夠輕松就近入學,也是學史力行、為民辦實事的體現(xiàn)。”金建成表示。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城西街道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在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走基層、入企業(yè)、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聚焦群眾急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一批“急難愁盼”問題,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zhuǎn)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增強黨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看婺城新聞,關(guān)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