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二首)
賈亦儉
在鐵蹄蹂躪下中華大地撞擊出無數火花
仁人志士們夜以繼日地探尋著救國良方
革命先驅陳參一為尋找希望之道
更名陳望道后回到義烏分水塘
在這誕生他的小山村
他又誕生了首部中文版的《共產黨宣言》
讓分水塘成了與舊體制決裂的分水嶺
《宣言》也直接催生了中國共產黨
一盞微弱的煤油燈伴他度過漫長寒夜
譯文中迎來了黎明前絢麗的希望
墨汁里射入明亮的陽光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馬列主義的種子在中國播下
《宣言》從這里走向四方
這個真理的火種燎原了整個神州
辯證法的光輝一直照耀著我們
時間是真理的摯友
一百年的共產黨人奮斗歷史
初心和使命的基因就蘊含在《宣言》中
信仰之力開創美好生活
共產黨的精神富礦讓義烏點石成金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基地
源源不斷地將貨物輸往世界各地
運往宣言的撰寫地比利時
送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國故鄉
架起了新的紐帶和新的橋梁
用新的行動詮釋世界市場的觀點
用幸福生活堅定我們的信仰
一萬年前的米驚艷了你
聚焦浙江,離不開她的歷史
從五千年前的良渚出發
渡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
跨過八千年前的跨湖橋
最后登頂一萬年前的上山文化
途中一個個驛站都很精彩
有米的日子特別飽滿
遠古的詩意之路不斷刷新著
我們對中華文明認知的發現
稻可道,二粒一萬年前的米
激動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奮筆疾書“萬年上山,世界稻源”
柱可注,三排萬年洞柱
構成了中華遠古第一村落
成就了最久遠的新石器遺址
陶可淘,大口盆和彩陶的碎片
猜想著先人如何開天辟地烘陶用泥
成為彩陶制作世界第一
在金衢盆地交談裹挾的都是經文
不經意的素描中都會露出歷史的脈絡
金華、衢州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整個區域的一雙眼睛
時光生出的歷史枝蔓
水稻沿著它從這里走向九州大地
一粒粒米飯在香氣中呈現出潔白之美
舂谷的日子脫去殼的外衣
隨歲月釀出了一壺陳年老酒
站在金華市浦江上山遺址
俯瞰周邊18處上山文化
一粒粒大米鋪成了地上的繁星
崇敬的心情從靈魂深處升起
我們騎著會飛的時光之駒
拖著歷史的影子前行
窖一罐泥封落日的酒香
在陽光的灰燼中
驚艷著二粒碳化的萬年上山之米
冬日思鄉
彎曲的風把思念拉成了一張弓
將一個金燦燦的心愿射向故鄉
難以背離的家像穿不透的骨頭
由遠而近潛入支撐起我的思緒
異鄉的霧霜凍出的心頭瘡
等著郵路寄來家鄉美食來解毒
鄉音是我不變的身份證
冬日走筆憶起母親的菜香
一只孤雁追逐著遙遠的族群
鄉愁已無炊煙只剩父親的悶煙
舉杯托起幾縷拖著虛幻過往的希望
酒杯里的月光她也與我同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