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蔡君楠)“現在好啦,小區里重新劃了停車位,停車容易多了。”日前,家住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勝利街的葉青榮看著小區里重新劃定了停車位連連稱贊。葉青榮告訴記者,之前,小區里的公共停車位經常被人長期占用,“僵尸車”也不少,讓車位本就不多的小區停車極為緊張。如今,小區改造完成,社區劃定的停車位規劃更加合理,數量也所有增加。
據了解,去年以來,楊思嶺社區轄區內不少小區都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隨著改造陸續完工,小區內停車成為了不少居民的“頭等大事”。為此,楊思嶺社區積極回應居民需求,組織專業人員在警民巷、明月華庭等小區重新劃定了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居民的停車難問題。截至目前,共劃定機動車泊位312個。“目前,還有部分小區的改造工程處于收尾階段。接下來,我們會時時關注工程進度,在第一時間為居民劃定車位,確保居民停車。”楊思嶺社區黨委委員曹璐說。
群眾小事,民生大事。連日來,婺城區城中街道堅持以學促干,積極開展以“學史力行·實事我來辦”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無獨有偶。近日,明月樓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給居民送上了一份“健康大禮包”——為轄區7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體驗。除了在社區辦公大樓集中體檢外,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還主動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體檢服務。“以前去醫院檢查、看病,自己去不了,孩子要請假帶我去,費時又費力,非常麻煩。現在好了,不出門就能做體檢。”轄區居民蔣太平說道。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明月樓社區積極發揮綠色·醫療救助服務隊作用,在轄區推行“醫療義診+入戶服務+定期宣傳”服務模式,為年老體弱的社區居民提供健康體檢、篩查疾病、心理慰籍和健康指導等入戶服務。“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凝聚智慧力量,做到學有所悟,學以致用,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明月樓社區黨委書記藍金玉說道。
同樣,西市街社充分發揮區域黨建聯盟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同為民服務結合起來,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聽民生、辦實事。
為老舊小區安裝過道扶手,方便居民出行;維修轄區破損樓道燈,點亮居民“回家路”;開展防范網絡詐騙宣傳,提高居民防詐識詐能力;組織應急救護培訓,維護西市街商圈安定氛圍;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西市街社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為轄區居民解決了一大批難題。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把黨史學習教育和為民辦實事緊密結合,持續推進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主動靠前作為,真正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城中街道黨委委員傅強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