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曉婕、周金權、攝影蔡陽彪
這個假期,暑期托管成為一個“熱搜詞”,多地教育部門紛紛啟動“官方”暑期托管班,引發廣泛關注。教育部日前也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暑期托管主要是“托”什么、“管”什么,即暑期托管主要提供哪些服務內容?婺城的探索實踐如何?記者對婺城區的試點學校和社區進行了采訪。
暑期托管服務
怎么“托”?“管”什么?
“暑假學校提供托管服務,對我們需要在外上班的雙職工家庭真是個好消息!”近日,白龍橋鎮中心小學的家長告訴記者,“因為孩子今年下半年才上一年級,假期自己待在家里不放心,之前還一直在為此發愁。”
前期,面對暑期托管的呼聲,婺城區教育局聯系區關工委、區團委、相關鄉鎮街道部門及部分學校負責人召開座談會,對暑期托管服務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一方面,暑期是學生休息放松、與親朋相聚的大好時光,勞逸結合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很有必要。在托管中度過的暑假生活可能不夠豐富多彩。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模式下,家長暑期帶娃成為難題。沒時間陪孩子的家長們只能把孩子送進各種培訓班,嚴重耗費精力和金錢。公益性托管服務成為一種剛需。
看似是一個孩子怎樣過暑假的小事,實際上成了一個關系到家長工作、家庭生活乃至教育發展的社會大問題。因此,針對幼兒和小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婺城區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理念進行試點嘗試,推出了“假日學校”托管服務。目前,婺城區幼兒暑假托管全面開班了,小學生托管正在組織推進中。
今年全區共開設10個小學生暑期托管試點,其中學校試點有兩個,分別是面向城區的站前小學和面向農村的白龍橋小學,服務時間為7月7日至7月30日,服務對象為區域范圍內的有需求的婺城區學籍原1~5年級學生,優先保障假期農村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中低收入雙職工子女等亟需幫助群體,托管內容主要包括組織學生在教室、圖書室內開展集中自主閱讀,完成暑假作業,開展社團活動等。
“我們學校是7月7日開班,一共招收了二十多名孩子,大部分是我們自己本校的孩子,也有一小部分是周邊農村學校,家長在白龍橋上班的,到目前為止,家長的反響都還不錯,幫助很多家長解決了暑期孩子無人看管的問題。”白龍橋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瑋告訴記者,作為暑期托管試點學校之一,學校安排了特色課程表,上午孩子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閱讀、做暑假作業、進行體能訓練,下午還能參加學校的特色課程,玩轉傳統游戲。
王雪晴來自乾西小學,她告訴記者,因為爸爸媽媽在不同的地方上班,媽媽上班的單位距離白龍橋小學很近,聽說學校面向全區農村家長開展“假日學校”后,趕緊報名參加了。“剛開始不愿意來學校,來這里上課以后才發現,暑期課程可以玩游戲,還可以交朋友,還有一些平時上課沒有的課程,現在來學校很開心,這里大家都是好朋友。”當問及暑期上課的感想時,王雪晴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暑期托管孩子們都干點啥?
“同學們,喜歡摘薄荷葉嗎?”“喜歡!”在白龍橋鎮中心小學,一堂勞動實踐課開始,孩子們動手操作,為基地的薄荷除雜、澆水,作為婺城暑期托管的學校試點之一,學校開設了包括傳統游戲、體能訓練等多門課程和活動,每天早上的勞動時間也是特色課程之一。
“我們主要設置的是以課內的學生完成作業,以及配合課外的閱讀,在暑期課程當中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一些習慣,然后充分的利用學校的資源,讓學生可以動起來、玩起來。”方陳辰是白龍橋鎮中心小學的老師,作為第一期暑期托管的教師,她說孩子們在暑期中要對閱讀、運動、書寫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延續,希望孩子們能在這里有所學,有所獲,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在站前小學的暑期托管第一天,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站前小學校長葉惠早早來到教室,和早到的孩子們一起下棋,感受站前的象棋文化。開班儀式上,葉惠給孩子們上了暖心的第一課:“歡迎小朋友們參加婺城區暑期托管班,我們站前小學將為大家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希望大家能過一個健康歡樂而又有收獲的暑假”。
在開班第一課,葉惠就帶著孩子們來到站前西瓜種植基地采摘西瓜。見到一個個碧綠的大西瓜,孩子們興奮極了。尋瓜、摘瓜、抱瓜,北苑小學的一對雙胞胎興奮地說:“哇,參加暑期班還能摘西瓜,真是太幸福了。我是第一次來到西瓜地。”看著自己摘下的一個個西瓜,孩子們的笑容十分燦爛。
摘西瓜、摘玉米,看著孩子們個個興致勃勃,神采飛揚,手舉玉米,感受豐收的快樂,勞動的歡愉。“站前小學一直注重學生的勞動教育,學校的勞動教育基地項目也很豐富。”葉惠告訴記者,暑期托管,不僅僅是要幫助孩子學習課堂作業,課外的實踐也十分重要,相信這個特別暖心的暑期開班一定能讓孩子們十分難忘。
整合社區資源完善公益托管
7月10日,婺城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暑期托管班正式開班,150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分別來到明月樓社區、玉龍社區、青春路社區等7個社區站點,參加開班儀式。
當天上午,記者在明月樓社區看到,學生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認真學習課外知識。“我們平時都要上班,暑期管孩子難度真的很大,現在社區推出這項服務,把孩子放在這里,我們非常放心。”學生家長王先生感激地說道。
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暑期托管班,是婺城區繼學校托管之后推出的又一便民舉措。為更好推進城市社區居民服務管理工作,切實緩解“雙職工”居民子女寒暑假期間“看護難”問題,婺城區委組織部結合“實事我來辦”實踐活動,在明月樓、青春路、西市街、鄭崗山、紅湖路、柳湖花園、玉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面開設“情暖童心”公益暑托班,并按照社區實際需求,定制傳統文化、心理健康、安全自護等各類個性化課程,對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結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務,引導和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自從2019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之后,來社區休息的居民和小朋友越來越多了,我們也一直有辦暑托班的打算。”明月樓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藍金玉說:“今年在市、區兩級的支持下,我們接收了二十名學生,希望通過這樣的暑托班,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暑假,也解決家長們無暇照顧孩子的后顧之憂。”
為了保證愛心暑托班更好運行,不少社會愛心志愿者和大學生志愿者積極主動參與志愿服務。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志愿者郭瑩瑩表示,“參加志愿活動不僅能夠幫助那些有困難、需要關心的孩子,傳遞愛和溫暖,還可以鍛煉自己的師范技能,提高專業能力。開班前,我們也進行了專門的學習和培訓,相信一定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的假期。”
近年來,婺城區從實際出發,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大力開展城市黨建聯盟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社區服務的精細化水平。婺城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公益暑托班,也是城市黨建聯盟服務群眾的一次探索實踐,婺城區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資源,逐步拓寬服務的覆蓋面,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婺城家服務”的溫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