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煙花”的影響仍在持續。然而,縱使臺風再兇猛,總有一些人在默默堅守。風雨中,婺城上演著分外暖心的瞬間,訴說著屬于這座城市的溫度。
地質災害點人員100%轉移
7月25日清晨,受臺風“煙花”外圍影響,婺城區多地降雨。在安地鎮和村民宿里,60多歲的村民葉有根望著窗外連綿不絕的雨,內心充滿無限感激,“真心感謝黨和政府,幫我們老兩口轉移到村里民宿,讓我們不再擔驚受怕。”
安地鎮和村是婺城區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村莊之一,受威脅人員2戶4人。該點正實施應急治理,由于工程未完工已于7月23日實施臨時避讓安置,其中就有葉有根戶。“我們與鎮、村兩級干部分工協作,除了把受威脅人員轉移至安全場所,還在現場設置了警戒線、警示牌、封條,對村民發放了地質災害告知書,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安地鎮自然資源所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目前,婺城區有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和168個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連日來,臺風“煙花”來勢洶洶,婺城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全力做好臺風期間地質災害防御工作。
臺風來臨前夕,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與市局聯合開展黨員干部“進村駐點”防御地質災害集中攻堅行動。7月24日下午,5位分局干部已與市局干部一起進駐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村莊,指導鄉鎮與村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范圍人員轉移,協助做好道路交通管制。
同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領導班子分組帶隊下鄉鎮開展防臺工作檢查,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實時指導督促各鄉鎮及自然資源所,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的要求,做好轄區內地質災害和危險邊坡隱患排查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出動612組巡查組,各級領導、技術單位人員共1233人,檢查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隱患點1227處。
此外,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實行定員督查制度。督查員深入一線指導隱患點整改,對整改情況組織“回頭看”,并積極協助鄉鎮做好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群眾的轉移避險工作。目前,全區共轉移14戶39人,涉及羅店鎮、安地鎮、莘畈鄉、箬陽鄉、塔石鄉5個鄉鎮,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人員100%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婺城區還通過數字賦能、智慧巡查,提高預測預報精確度,為第一時間防治地質災害提供支持。“我剛從向家源自然村、牛思嶺自然村回來,這不,巡查完就通過地災智防APP上傳巡查情況。”他告訴記者,這樣的巡查方式能及時傳回預警信息,便捷又高效。(記者馬曉芬)
臺風里的“搶收”一刻
“大家加把勁,爭取在臺風登陸之前把所有稻谷都轉移到金華糧庫。”7月25日上午9時許,在婺城區蔣堂鎮種糧大戶洪衛國的糧食烘干中心,十余輛運糧車、鏟車和數名紅馬甲志愿員正在熱火朝天忙著轉移倉庫內的200多噸稻谷。
洪衛國在蔣堂鎮洪村種植了近900畝水稻,臺風來臨前他搶收了400多畝稻田。“糧倉堆放不下全部稻谷,我不得不將其中一部分暫存在了烘干中心。”洪衛國告訴記者,因為該糧食烘干中心地勢偏低,往年臺風季節容易被水淹,看著臺風來勢洶洶,他十分擔心。
“一接到洪衛國的電話,我們便立即聯系了區農業農村局和市糧食收儲公司,協商如何幫助農戶度過危機。”蔣堂鎮副鎮長李達介紹,市糧食收儲公司原定在8月1日開放收糧,了解情況后,他們為洪衛國開通了綠色通道,當天凌晨5點便派了10輛運糧車前來收糧。
“為了在臺風來之前盡快辦妥,我們鎮的黨員干部也組隊過來幫忙運糧。”李達說。
“幸好有你們,不然這么好的火龍果,就要爛在地里了。”當天上午11點,由區農業農村局、蔣堂鎮黨員干部組建的另一支志愿小分隊來到了水果種植戶徐惠芳的火龍果園里,幫助種植戶搶收火龍果。
徐惠芳的5畝火龍果園位于蔣堂鎮下尹村,目前正是火龍果成熟季,果園里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子。臺風“煙花”到來,下尹村下起了大雨,志愿者小分隊一邊忙搶收,一邊幫著農戶收起薄膜棚頂,以防止大風來襲掀掉果園大棚。同時,蔣堂鎮還主動為農戶對接企業工會,售賣火龍果。“剛剛已經有企業直接預訂了1000斤,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忙著裝運的徐惠芳連聲感謝。
“當前正是農業生產關鍵季節,為盡量減輕臺風的影響,我們除了做好臺風預警工作外,還專門成立了五個應急小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一對一的生產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將損失降到最低。”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周文仙說,接下來,他們將緊盯臺風移動路徑,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做好應對措施,避免農民們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記者張紅星、攝影陳俊)
“一個都不能少!”
“請大家帶上身份證、貴重物品前往安置場所。”7月25日早上,婺城區城西街道干部和雙龍社區工作人員前往化肥廠宿舍,對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進行轉移安置。
據了解,化肥廠宿舍建于六七十年代,共有19戶人家,24名居民居住。“我們前期已經來勸過幾次了,今天一定要在臺風登陸前把他們都撤離走,一個都不能少。”雙龍社區黨委書記駱旭萍手拿大喇叭,大聲勸告居民進行轉移。
“我們還回得來嗎?回得來的話我馬上配合你們的工作。”居民江先生在得到肯定回答后,轉身就進屋收拾起了隨身物品。有了江先生的帶頭,周邊幾戶居民也開始答應轉移。
“您慢點,我們帶您到安全的地方去。”一位老奶奶因年紀大行動緩慢,社區工作人員立刻撐傘為她擋雨,扶著她上車。勸離過程中,城西派出所也趕來現場協助。由于風雨逐漸變大,第一批人員先行被轉移安置至月亮灣賓館。
截至當天上午11點,全部人員完成轉移安置,雙龍社區將做好安置人員的后續飲食等基本生活保障。(記者馬曉芬)
24小時待命應急救災
7月25日上午,在婺城區白龍橋鎮葉店村,一臺臺吸污車正在馬不停蹄地抽取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幾十名民兵和環衛工人拿著鐵鍬和掃把,沿街進行雜草清理、垃圾清運、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
記者了解到,這些人員來自浙江利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劉余碧告訴記者,本次防臺抗臺期間,公司集結民兵和環衛工人,組成應急突擊隊,積極主動做好積水清理、管道清淤、隱患排查等防臺保障工作。“我們的應急突擊隊隊員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抗臺搶險。”劉余碧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應急突擊隊的隊員們專心清掃起了路面的積水,并細致做好安全隱患點的管道清淤工作。“這條街周邊飯店多,管道內會產生油污,平時我們也會定期進行吸污,清理排水管網。”環衛工人李師傅告訴記者,受臺風影響,降水量增大,保障排水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轉十分重要。
據了解,為切實做好防洪防臺工作,減少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婺城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紛紛成立抗臺防臺應急突擊隊,黨員干部、居民群眾共同參與,開展全域化大巡查,針對出現的樹木斷裂、污水倒流等突發狀況進行及時處置,落細落實臺風過境期間的緊急排險和安全保障工作,堅決打好打贏這場防臺硬仗。
(記者王靜姝、攝影徐樂)
防汛抗臺他們時刻準備
7月25日,在湖大線33K+200m附近,突然墜落的巨石成了“攔路虎”,過路車輛只得緊急避讓。婺城區交通運輸局緊急出動,執法人員配合養護人員頂風冒雨展開及時、高效的清理,很快恢復了公路暢通。
“臺風‘煙花’不斷逼近,張六線10k+350m左側路段邊坡塌陷,金九線14k+900m路段的凸面鏡被風吹歪……持續強降雨天氣對山區道路通行帶來嚴峻考驗。”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25日12點,執法大隊共計出動18車次,59人次,排查隱患17處,已完成整改16處。接下來,執法大隊還會繼續加強巡查防范,發現險情及時清理,確保公路安全通暢。
在長山鄉,力行服務隊、各村兩委干部、網格員也積極行動起來,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發布防臺訊息,勸導村民近期盡量不要外出;對水庫山塘進行地毯式排摸,發現隱患即查即改;對危舊房戶、孤寡老人等重點人群進行勸導、轉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防汛物資及時更新、試用,確保關鍵時刻用得上;對農戶窗戶、陽臺等高空位置進行檢查、騰空,確保無高空墜物隱患。
截至目前,長山鄉開展危舊房排查166人次,轉移村民6戶8人;巡查山塘水庫46座78人次,對所有發現問題均已整改到位。
(記者梁亞偉)
婺城環衛爭做防汛抗臺排頭兵
防汛工作事關民生及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全區環衛行業立即行動,結合工作職責,采取切實措施,抓緊抓實防汛工作,防范及減少城市內澇對環衛設施、道路保潔等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安全度汛。
“迎賓大道處于周邊地勢最低處,暴雨來臨時,特別容易發生上游水庫倒灌,落葉堵塞下水管道入口,造成內澇積水。”7月25日早暴雨稍一停歇,負責城區保潔工作的金華始祖鳥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立即調派環衛工人前往各個易澇點掃除積水,清理窨井內的積泥、樹葉等垃圾。公司負責人湯玉英向記者介紹,為全面防臺防汛,公司718名環衛工人全員在崗,將環衛轄區分為5個片區定時巡查,并組織50人機動隊伍隨時應急,針對地勢較低的迎賓大道、丹光東路、八一北街、環城西路等易澇點,執行暴雨期間全天輪崗值守制度,確保易澇點下水暢通。
在公司位于河盤橋頭的防臺防汛裝備儲備基地,湯玉英向記者介紹了防臺設備與物資,18輛灑水車已蓄滿水加滿油,數臺水泵整齊排列,以應對臺風時的路面清掃和清淤工作。
記者了解到,結合去年汛期和前段時間降雨的經驗,區環衛行業已建立完備的應急預案和力量充足的作業隊伍。臺風“煙花”當前,婺城區防汛防臺工作已進入戰備狀態,環衛部門將把困難和問題估計得更充分,把措施和預案制定得更周全,把各項應急準備工作落實得更實在,全力以赴防汛防臺。(記者翁哲寧攝影徐樂)
執法人員冒雨拆除傾斜煙囪
7月25日上午,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新獅中隊帶隊巡查時,發現新獅街道東方前城社區內有一處煙囪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拆除。
“當時我們發現煙囪處于傾斜狀態,支柱體已經發生破裂,如果不及時拆除,對周邊群眾有很大安全隱患。”發現隱患后,中隊長陳小剛迅速進行部署,一邊聯系吊機設備等待切割,另一邊加派執法人員,現場拉設警戒線實施拆除。
拆除過程中,淅淅瀝瀝的雨給施工增加了難度,加上煙囪體量長、跨度長、樓層高,拆除施工較為困難。為了盡快排除隱患,執法人員冒雨作業,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切割,煙囪最終在吊機的牽引下緩慢落地。
據了解,連日來,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新獅中隊對轄區內開展嚴密巡查,嚴防雨洪內澇,做好查漏補缺,夯實防臺防汛各項工作,全力保障市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記者周金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