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蔣堂鎮沙畈村白湯下線沿線的四村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看到,一棟三層高的綜合樓拔地而起。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們正在調試入場設備。
沙畈村依靠房屋租金收入,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2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位居蔣堂鎮前列。一村富不是富,集體富才是真的富。為此,該村強化村莊自主“造血”功能外,協助薄弱村鞏固集體經濟,促進百姓增收致富。
2020年,沙畈村聯合澤口、洪村、蓮塘三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共同投資建造四村綜合服務中心。據了解,項目總用地面積11.68畝,總投資1000多萬元,包括三棟綜合樓。目前,一期建設的占地面積720平方米的綜合樓已竣工,并作為標準廠房已出租給企業,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多萬元。二期綜合樓進入立項階段,預計投資300余萬元。
去年,蔣堂鎮所有經濟薄弱村消薄“摘帽”,16個村總收入都達到2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12萬元以上,11個村經營性收入都達到20萬元以上。
村集體經濟強不強,關系著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美化,關系著民生改善和農村和諧穩定。蔣堂鎮一直將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民生實事來抓。
蔣堂是農業特色大鎮,近年來各村根據資源特色,通過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房產、生產設施等資源資產,撬動產業發展“源頭活水”,做大做強產業經濟。目前,除沙畈村四村聯建綜合服務中心外,還有“富硒花園小鎮”農耕文化園、許里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開化村小微企業創業園等在建項目,讓村莊從僅靠“輸血”轉變為主動“造血”,實現共同富裕。
在開化村,昔日的老舊磚瓦廠涅槃重生,搖身一變成了高大闊氣的產業園。在村內的浙江智能交通科技產業園(開化村小微企業創業園)施工現場,車輛往來,機械轟鳴,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100余名施工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砌磚、割鋸鋼筋、清掃路面。“從今年1月開工到現在,七棟廠房已結頂,預計8月底完成共八棟廠房結頂。”開化村村干部周開元說。
據了解,浙江智能交通科技產業園項目是婺城區首個村級億元項目,規劃占地100余畝,總投資1.7億元。該產業園規劃建設八棟廠房,兩棟綜合樓,一期實施區塊占地約60畝,建筑面積約9.2萬平方米。預計至明年,一期廠房就能全部投產使用,產業園投產之后,兩棟綜合樓每年的租金收入預計可達300多萬元,屆時可為村集體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還能增加本村及周邊村民經濟收入。
做大村級集體經濟“蛋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繞不開的重要話題,也是實現共同富裕重要基石。從抱團取暖增強“造血”功能到更新換代發展新興產業,蔣堂鎮奔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緊抓村集體經濟,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優化配置農業生產要素、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完善農村社會治理,實現興村富農。(記者彭麗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