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紅星、 實習生陳雨萌)“電線桿豎在路中間,不僅礙事,而且很不安全。現在搬走了,消除了隱患。”近日,城東街道桃園社區居民葉德群很是開心,原因是豎在桃花路道路交匯處的電線桿終于挪走了,再也沒有發生剮蹭事故。
桃園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樓與樓之間有很多老舊的電線桿,有的正好立在十字路口,易造成交通堵塞和混亂。在社區黨員干部上門走訪時,有居民反映希望能移走電線桿,社區便立即與電力部門取得聯系,商討具體措施為居民解憂。
“只需要將電線桿往左側移動一米多,就能方便車輛拐彎。”社區工作人員劉曉峰回憶說,整個施工過程都征求了廣大居民的意見。過程中,還有居民反映道路綠化樹木過高,枝葉與電線纏繞,存在安全隱患,社區也馬上安排對枝杈進行了修剪。出行道路順暢了,居民心情也變得更舒暢了。
“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如果說廣泛征集民意可以破解社區治理的痛點堵點,黨員志愿服務隊伍則為社區治理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桃園社區把黨建融入社區治理各環節,著力構建共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推動駐區單位黨建力量下沉一線、共建共治,更好地實現機關在職黨員融入社區、服務居民。
不久前,桃花苑小區兩百多棟單元樓的老舊電表更換一新,得到居民一致點贊。該小區屬于居民自建房小區,建于2000年,部分基礎設施存在年久失修的情況。“社區共建單位婺城區紀委的黨員志愿者在‘心連心共創建’走訪時,發現居民樓大部分電表破損嚴重,便立即牽頭聯系相關部門處理電表更換事宜。”劉曉峰說道。
桃花苑小區范圍大、戶數多,在共建單位的多次努力下,截至7月底,桃花苑小區電表全部更換完畢。“原來的電表有的外殼缺失,有的電線裸露,現在換上了新電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用電高峰期出現短路跳閘現象了。”小區居民陳地寶說道。
一直以來,桃園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抓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下一步,桃園社區將進一步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筑牢社區建設防線,讓“小社區”發揮大作用,奏響建設美好家園的生動樂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