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梁亞偉)“有專員對接,還能享受一站式服務,我的‘營轉非’事項辦理得很順利!苯,婺城區乾西鄉樂智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施曉妹高興地說道。
原來,自從婺城實施“雙減”政策以來,像樂智教育一樣的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均面臨全面“轉型”,需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以往,辦理“營轉非”要先后前往民政、教育、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如今,區行政服務中心進行深度改革,全程對接全區每家培訓機構,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員業務水平,最大限度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間,建立了轉登登記全流程“一件事”聯辦機制。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只要前往該中心無差別受理窗口,就能享受注銷、轉登、名稱預核、登記的“一條龍”服務,輕松實現“跑一次”辦結。
截至目前,全區88家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在無差別受理窗口完成教育“營轉非”事項辦理,辦理率達到100%,“雙減”政策得以進一步落實落地,切實助推教育新生態的營造和建設。
今年以來,婺城各部門持續深化“三服務·婺城家服務”理念,堅持數字賦能、強化聯動協同,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近日,針對交通運輸違法案件中處罰金額較小、來回成本較高、人在外地想要遠程在線處理的群眾需求,金華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婺城區大隊通過創新服務模式、簡化辦理程序,更加方便快捷地傳遞法律文書,精準有效地開展法律法規宣傳,真正實現了“在線辦理、遠程溝通、一次辦結”的交通執法“零次跑”。
針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的道路運輸企業或個體運輸戶交通運輸違法案件,如果當事人愿意采用便捷模式處理,執法人員即制作完整的現場文書,并邀請當事人掃描二維碼加入“金華市交通運輸局”企業微信群。在當事人提供了法人(個體)信息資料并通過實名審查后,處理中心可一對一向其分別發送《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與《行政處罰決定書》。只需在線打開《行政處罰決定書》,當事人即可通過支付寶繳納罰金至政府非稅資金財政專戶,快速完成交通運輸違法案件處理。
下一步,婺城各部門還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凝聚“辦實事、開新局”的強大動力,全力推進“三服務·婺城家服務”迭代升級,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人民群眾共享更多高質量發展成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