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曉婕)“翁奶奶,最近身體怎么樣?”“藥有沒有按時吃?”日前,羅店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張志文和他的團隊早早地來到盤前村,帶著移動電腦、打印機、醫療器械、常見病及慢性病藥品,給老人們送藥上山。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百姓就診需求,衛生院還把移動門診、藥房、收費系統分別裝到不同的手提電腦上,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老百姓可以直接用醫保卡看病、開藥、結算,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山區慢性病人“家門口”。
2020年1月底,張志文接到通知,盤前村的湖北返金人員同乘坐的火車上有一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得知這一情況后,他立即和衛生院的胡克力醫生趕往盤前村,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體溫測量及調查隨訪。盤前村位于海拔1300余米的北山之巔,離市區25公里,是羅店鎮較為偏遠的山村,疫情期間,盤前村基本進入了“封村”狀態。
“那時候都不知道疫情會這么嚴重,平時衛生院的防護資源相對較少,為了及時了解居家觀察對象的情況,我們只是簡單地戴了口罩。”張志文說道,“山區群眾下山配藥不方便,那我們就把服務送上門,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就在那個時候,羅店鎮的“移動藥房”發揮了大作用,特殊時期,他帶著全院醫生和三臺移動電腦、藥品驅車上山,解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用藥問題。
“那會兒疫情嚴重,大家都害怕出門,而且我們住得遠,平時去鎮上或市區看一趟病不容易,坐車、排隊、配藥來回要花很多時間,多虧有醫生們送藥上門,否則還真不知道怎么辦!”村民張奶奶高興地說。“經常忙到沒時間吃飯,還是堅持先給我們看病開藥。”“我們有時半夜電話打給他,他都上門來替我們診治。”……說起張志文,村民們紛紛點贊。
這一廣受山區群眾好評的便民措施自2019年開始,已經從最開始的盤前村、玲瓏巖村擴至山下曹、姚隴等7個村,每個月為村民們送去藥品120余種,共惠及8900人次,金額達69.8萬元。
作為羅店鎮中心衛生院的院長,疫情期間,張志文還帶頭參與了隔離點的疫情防控工作。張志文回憶道,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通電話,有的是擔心自己的身體,有的是要東西的,有的是要接送的,有的是咨詢情況的。有時候在隔離點的人員難免會焦慮,甚至恐慌,所以張志文除了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還需要安撫他們的情緒。“在這里每一個人都身兼數職,醫生、服務生、心理咨詢師、朋友、家人……”
“在隔離點工作害怕嗎?”有很多人問過張志文這個問題,他總是回答道:“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們就是明知道前面有困難也要往前沖。”期間,張志文在例行檢查中發現1例核酸初篩陽性,在反復核實的過程中,張志文幾乎一夜未眠,熬紅了雙眼。“工作已經不能按天計算了,我們一直處于工作狀態,那段時間一天只休息2、3個小時。”張志文告訴記者。
正如他說的那樣:“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如今,張志文仍然扎根在山區衛生院的一線,穿著白大褂,拿著藥箱、血壓計等,頂風冒雪,翻山越嶺,為山區群眾送上關懷和溫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