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燕語湖,水清岸綠,風景如畫,長約6公里的環湖景觀道上,慕名而來的游客徜徉其中,一派幸福祥和。今年3月,婺城區舉行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二期)開工暨“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創建活動啟動儀式,推動項目建設、探索“共富”模式、組建共富黨建聯盟,全面開啟高質量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新篇章。
項目為王,建設“文旅地標”大干快上
連日來,位于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二期)十二杉房民宿項目施工現場,多臺挖機穿梭其間,機械轟鳴,工人們忙碌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有序地進行測繪、砌墻、搭模等工作,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據了解,十二杉房民宿項目東連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西臨巖頭村鄉村文創基地、梅溪生態綠廊,以現有村落和山地為基礎,計劃打造一處以禪意概念為主題元素的精致民宿聚落。該項目總投資約2.5億,計劃建設7棟單體建筑,包含約80間客房,1處多功能廳、大堂吧、觀星吧、健身房、全日餐廳等公共設施。建設過程中,建筑外立面將采用涂料、夯土、竹木等材料,形成綠色生態、溫馨愜意的鄉野風格,以達到自然風貌與人文景觀的有機融合。
“我們搶抓有利天氣,日夜趕工,加班加點,實行多道工序穿插作業,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搶工期、趕進度,確保項目建設進度。”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陳志偉介紹。項目于今年3月底進場施工,施工方克服項目建設地塊巖層堅硬、梅雨季節、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目前,該項目臨時施工道路平整工作基本完成,樁基建設已完成,正處于各單體建筑基礎施工階段,項目計劃于明年下半年完工。
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二期)綜合開發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依托先天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開發設計,將在沿湖建設水族館、垂釣名人堂、神秘花園、美食坊、精品民宿等7大項目,計劃打造國內最大的國際垂釣賽事基地、全國休閑漁具博覽會、垂釣博物館、網紅購物節、特色培訓學院等5大IP,預計3年內建成,計劃總投資約14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吸引游客超100萬人次,帶動周邊區域年旅游收入超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二期)綜合開發項目還將增設眾多小體量建筑點綴在綠水青山之間,結合地形、順應自然,形成兼顧觀光、體驗、培訓、表演等為一體的綜合水文化體驗館。屆時,游客可以圍繞水域景觀、特色餐飲,開展地方民俗文化體驗、休閑垂釣、生態觀光休憩等文旅活動。
“項目完全建成后,將成為婺城區最大的新建文旅核心地標和景觀公園,推動婺城區體育、文旅等產業的融合發展,高標準呈現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休閑垂釣中心。投入運營后,將進一步帶動仙源湖旅游度假區全域旅游發展,輻射金華市及周邊旅游景區,為婺城綠色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區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記者蔡君楠張藝)
賽事驅動,探索“體育+”共富模式
近日,2022中國·金華燕語湖《誰是王者》庫釣邀請賽暨《王者之戰》佳釣尼戰隊選拔賽在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圓滿落幕,來自全國的幾十名競釣大師,組成九妹戰隊、金鱗戰隊、曉海戰隊、水母王戰隊4支隊伍,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九妹戰隊以1474.2Kg獲得此次選拔賽冠軍。
比賽中,競釣大師相聚在燕語湖畔展開角逐,掛餌、拋鉤動作熟練,起桿、收桿盡顯從容,在你追我趕中,享受比賽的過程,體驗競技的快樂。
“我是第一次來,這里的氣候和環境都特別適合釣魚比賽,感覺蠻好的,下次有機會再來。”釣手九妹告訴記者。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山好、水好、魚情好,通過這次比賽,她與來自全國的釣友相互學習、切磋技藝,也感受到了燕語湖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其實,此次釣魚賽事,只是婺城區依托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建設,探索發展“體育+”共富模式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位于婺城區安地鎮仙源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北部,距金華市區15分鐘車程。該垂釣中心規劃總面積5000余畝,目前,項目一期建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并先后舉辦了上百場垂釣比賽,其中,全國性垂釣賽事兩場,吸引了眾多專業垂釣選手前來參賽。賽事期間,“體育+社交+電商”共富模式探索取得了成功。以首屆燕語湖庫釣公開賽為例,比賽期間,300多名專業釣手吸引了超1800萬人次觀眾,帶貨69萬件,直接帶動消費6000余萬元,拉動婺城區及周邊產業消費近億元,進一步推動文化、體育、電商及周邊產業的融合發展。
隨著一場場賽事的舉辦,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的知名度也日益打響。為此,婺城區進一步融合產業優勢、文化優勢、山水優勢,大力發展“體育+文旅”共富模式,擘畫婺城共同富裕藍圖。
“我們在一期建設的基礎上,推動了包括“燕之眼”水上舞臺、水上碼頭餐廳等在內的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其中,“燕之眼”水上舞臺是我們重點打造的文旅項目之一。”區交投集團燕語湖公司總經理嚴鄭櫓介紹,“燕之眼”水上舞臺可以從湖中緩緩升起,配合燈光音樂噴泉,舞臺效果頗為震撼。除了升降舞臺,還設置了浮橋、看臺等設施,讓整個舞臺有了更好的呈現效果。
“同時,在推動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上百個就業崗位,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嚴鄭櫓說。
值得一提的是,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越來越完善的基礎設施引得各地游客紛紛前來“打卡”,這為燕語湖周邊地區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也推動了當地民宿、餐飲以及農特產品等產業發展,助推鄉村共同富裕。
“接下去,我們將積極探索‘體育+’共富模式,將燕語湖打造成一個集旅游、休閑、表演、體驗、賽事、培訓、科普、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水世界,成為國內一流的體育旅游綜合體、體育休閑文化地標,推動婺城體育、文化、電商、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在婺城打造‘共富高地’中貢獻力量。”區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蔡君楠攝影陳俊)
黨建引領,組建“聯盟”抱團奔富
連日來,在安地鎮巖頭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一期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們綁扎鋼筋、攤鋪混凝土,一派火熱景象。不久后,承載著巖頭百姓“共富夢”的38幢新農房將在這里拔地而起,并通過“共享農房”經營模式,推動巖頭村探索出一條融特色民宿經濟、梅溪生態經濟和共享農房經濟于一體的“共富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從沉睡的“荒地”到致富的“寶地”,巖頭村特色農房經濟的發展,是婺城區“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推進鄉村創富和農民共富的一個縮影。今年3月,“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與燕語湖二期項目同步啟動,通過共富黨建聯盟模式,落實落細共富最小單元,全面開啟高質量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新篇章。
據悉,“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由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及環湖2鎮7村黨組織組成,以共富示范帶串聯、旗艦項目引領、未來鄉村片區化試點、七村入股鄉村經營公司、產業鏈閉環、數字化管理系統等為建設內容,形成以“黨建引領、一心輻射,七星閃耀、組團未來”的黨建聯盟共同體,探索發展區域內多個村結對幫扶,先富帶后富、創富助共富的共富鄉村聯合體,打造農村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燕語湖國際垂釣中心建成以來,已舉辦全國釣魚人運動會等活動69場,僅一場比賽活動就直接拉動了全區及周邊產業消費近億元。”區交投集團燕語湖項目相關負責人嚴鄭櫓介紹,“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通過燕語湖大項目的實施推進吸引人流和集聚服務要素,帶動周邊村落差異化配套建設和互補業態植入,引導片區美麗鄉村向“共富鄉村”迭代升級。截至目前,聯盟已輻射周邊鄉鎮實施創富項目15個,實現土地流轉1600余畝,拉動旅游人氣增長每年約20萬人次,實現村集體年均增收246萬元,農民增收800萬元。
“多虧了黨建聯盟抱團發展,讓村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不僅生活環境大為改善,不少人還吃上了‘旅游飯’。”雅傅村黨支部書記傅志航告訴記者,不久前,安地鎮雅傅片區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二批未來鄉村創建名單,為雅傅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雅傅未來社區片區化建設試點是“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主要建設內容之一,由雅傅村、巖頭村、蔣里村組團打造,將通過打造片區內15分鐘共享生活圈,三村分工建設未來鄉村鄰里、健康、低碳、治理等“九大場景”,實現組團片區化發展。
此外,“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還通過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創建省級“燕語水韻”共同富裕示范帶,打造紅色研學村蔣里村、養生田園村南郭村、共享田園村汪家村、文創特色村巖頭村、運動特色村雅傅村、民族風情村楊垅村、特色民宿村新畈村,謀劃產業上下游配套農家樂、鄉村民宿、果蔬采摘、中藥養生、特色養殖、水上項目、鄉村市集、非遺文創等形成“一二三產融合”閉環,推動村莊變景區、資源變資產。
下一步,“燕語湖片區”共富黨建聯盟將繼續實施“飛地抱團”,打造“助富引擎”,挖掘區域生態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謀劃更多可持續共富項目落地,讓村民搭上“共富小火車”,奔向美好新生活。(記者 張紅星 見習記者 童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