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日前,在婺城經濟開發區柵川工業園區中螢地塊,一套套化工生產設備從中有序搬出,隨后,總計35500多平方米的建筑將進入拆除階段。“設備搬遷后,拆除將在兩個月內完成。”婺城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處工業用地盤活后,將為發展騰出240畝發展空間。
該地塊原為一家化工企業,受高耗能行業調控措施等多方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產能受限。為盤活地塊,保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今年初,婺城經濟開發區組成工作團隊,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推進用地收儲。“3個月談判期,1個月評估期,1個月敲定回收協議,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走得很堅定。”一位團隊成員告訴記者。
為推動雙方早日達成協議,該工作團隊以“五加二”“白加黑”的韌勁和拼勁,克服了專有設備評估、外資企業溝通等難點,僅回收協議協調和易稿就有多次。端午節期間,團隊成員連軸轉,沒日沒夜鏖戰協議,這份真心真情也深深打動了企業。“在深入對接中,我們還挖掘到了一個非化工項目。”這位團隊成員欣喜地說,企業非常感興趣,雙方已經進入前期商談階段,意向地塊也是低效工業用地整治中盤活的地塊。
據了解,該地塊騰空拆除后,婺城經濟開發區將引進總投資達30億元的省重點項目,為婺城發展增添新動能。
工業用地是工業發展的基礎載體。在婺城加速發展的今天,工業用地面臨著空間布局分散、規劃用途不清、產出效率不高等問題,極大制約著工業發展。優化工業用地供給、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無疑是婺城區破解工業用地使用瓶頸的關鍵一招。
今年以來,婺城區對標大都市區建設的城市能級之差距,牢牢抓住低效工業用地專項整治這項“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性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低效工業用地整治。一場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提升大會戰,就此在婺城全面掀起。
婺城區堅持高位推動,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指揮部,加強工作部署,強化統籌調度。健全政策體系,擬定“一意見一細則一程序兩協議三辦法”的低效用地專項整治政策體系。并圍繞供而未用工業用地專項整治、低效工業企業用地專項整治、工業用地臨時改變房屋用途專項整治、低效工業用地集中連片專項整治等4個方面,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采用“提升發展一批、兼并一批、政府收儲一批、關閉淘汰一批、強化二次利用”等方式,落實低效工業用地整治提升工作,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和產業能級提升。
今年1至6月,婺城低效工業用地集中連片專項整治拆除面積799畝,低效工業用地供而未用專項整治完成418畝,低效工業企業用地專項整治完成1570畝,工業用地臨時改變房屋用途專項整治完成8.15萬平方米。
接下來,婺城區將繼續繃緊“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弦,懷著背水一戰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向著明天不斷前行,相信必能收獲一片春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