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檬檬)“第一次做直播,向各位獻丑了。我們家的蜂蜜都是經過精心釀制,色澤口感極佳,各位‘老鐵’千萬不要錯過!”近日,白龍橋鎮后童村一養蜂場內熱鬧非凡,幾個年輕人,用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部手機和一個支架把觀眾們帶入了另一個天地。
這些年輕人都是來自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憑借著更為年輕化的帶貨理念,化身電商主播,巧妙利用網絡直播實現助農增收。
現場,志愿者們你一言我一語,運用實物講解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形式,熱情洋溢地向直播觀眾詳細地介紹了后童村特色蜂蜜的獨特風味以及產品底蘊。主播們幽默詼諧的直播方式使直播間內氣氛活躍十足,掀起了網友們的一股搶購熱潮,直播間觀看人數一度破萬。
但是大家并非專業主播,在排演初期,志愿者們經常因為尷尬導致說話磕磕絆絆。為避免這種窘境,大家時常聚在一起觀看電商平臺上其他經驗豐富的主播的帶貨直播,借鑒前輩們的經驗,成功實現了從“無話可說”到“夸夸其談”的破冰。
吳寶妮是其中一名業余“主播”,為了營造出更理想的直播效果,她提前數周便開始著手準備。除了查閱有關資料,吳寶妮還多次來到后童村,在蜂農指導下親身體驗養蜂采蜜的過程。“實踐才能出真知,原來我們平時開罐就能吃到的甜蜜,背后需要付出這么多心血!”吳寶妮向記者感慨道。
看著一幫年輕人整天對著手機屏幕一邊自言自語一邊鼓搗,養蜂場里的農戶們也是新鮮不已,“我們哪會這玩意,還是這些年輕人能折騰出個名堂來。”蜂農陳大伯養了大半輩子的蜂,養蜂采蜜的事他在行,可對網絡直播屬實一竅不通。看著這幫年輕人光是動動“嘴皮子”,自家的蜂蜜就一罐接著一罐銷售了出去,陳大叔既驚訝又欣喜,“看來還是得緊跟時代啊,有機會我也得好好學一學。”
相比于傳統營銷,直播帶貨這種新型助農方式將產品質量和流量相結合,讓農產品坐上網絡發展的順風車,從而實現了農產品傳播力的最大化,使得時代的紅利更多惠及到了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上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