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森林衛士杯”金華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演練落下帷幕,在全市各縣(市、區)10支森林消防隊伍中,一支平均年齡48歲、代表婺城參賽的蔣堂撲救隊在激烈角逐中拔得頭籌。
在人們的日常認知中,消防隊員一般都是年輕小伙子,這群來自蔣堂鎮的“老兵”到底有何“過人之處”?12月20日,記者來到婺城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蔣堂撲救隊一探究竟。
“隊員最高年齡58歲,4分半鐘完成1公里負重越野沒有問題”
來到蔣堂撲救隊,記者看到撲救隊教練張金軍正帶領隊員開展高揚程森林消防泵引水滅火、風力滅火機使用等日常訓練,隊員們精神飽滿、身手矯健,在訓練場上飛奔不止。張金軍告訴記者,這支隊伍是由原婺城區森林公安局牽頭組建的全區首支森林消防撲救隊,為了應急機動方便,43名隊員全部來自蔣堂鎮沙畈村,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58歲了。
“別看他們年紀大,體力一點不比年輕人差,我們在選拔隊員的時候會著重考核體能和身體條件,年紀最大的隊員4分半鐘完成1公里負重越野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張金軍說,撲救隊的隊員來自各行各業,有辦廠的、有在木材加工廠上班的,也有農民和鄉鎮干部,大家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但是撲救隊每月組織日常訓練,全體隊員都能準時到場。
“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訓練,所有隊員全力以赴,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張金軍說。記者了解到,張金軍是一名退役軍人,從隊伍組建之初便擔任教練一職,在他一絲不茍帶領下,這群“老兵”連續多年在省市區消防技能比武中獲獎。本次全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中,撲救隊隊員配合默契,操作熟練,再次充分展現了大家的滅火技術水平和團隊協調合作能力。
“這些榮譽都是身外之物,能實實在在地守護老百姓的安全,才是我們最大的價值體現。”張金軍說,接下來會繼續帶領團隊提升技能,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我們不是生來勇敢,而是肩上扛著一份責任擔當”
“我加入這支隊伍已經有十幾年了,雖然平時自己的工作也挺忙的,但還是想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撲救隊隊員虞錦生今年已經47歲,在蔣堂鎮上開廠,這個平時大家眼中的“大老板”,干起消防撲救工作來一點也不含糊,每次總是沖鋒在前。
“逢年過節是森林火情的高發期,我們都是隨時待命的,只要一有火情就立馬放下手頭的事情,半小時內集結出發。”虞錦生說,前段時間附近縣市發生山火,他們早上9點收到指令后就立即整裝出發,20多名隊員一鼓作氣撲滅了1000多米火線,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點才返回,圓滿完成了馳援任務。
沙畈村村民邱彩紅從2004年組建蔣堂鎮義務消防隊(婺城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蔣堂撲救隊的前身)開始,便在這支隊伍里,算得上是“元老級”隊員,參加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火情撲救任務。“一旦發生森林火情還是極為兇險的,但越是這種危急時刻越需要我們挺身而出。”邱彩紅說,無數次的逆火而行不是因為生來勇敢,而是肩上扛著一份責任擔當。
“森林防火撲救是對個人體力、耐力和技術的綜合考驗,我們從小在大山里長大,習慣了登山、爬坡,對山區的環境、地勢都更加熟悉,平時參加撲救任務也更得心應手一些。”邱彩紅看上去十分健碩,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年近半百,“我在隊伍里已經18年了,家人們都非常支持,只要身體允許,我便會一直做下去……”
(記者?張紅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