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隨著“陽康”人員的增多和春節的臨近,鐵路金華站和市區的超市、商場等場所客流明顯回升,婺城的“煙火氣”越來越濃。“陽過了嗎”成為當前人們面對面交流聊得最多的話題。面對“陽過與否”,每個家庭都各有安排,很多人已經在安排出行計劃,市區不少旅行社介紹,今年春節出行旅游的報名人數逐漸增多,大多家庭都選擇氣溫較高的海南、廣東、廣西等省份。
無論今年春節怎么過,來來往往的人必然大幅增加。前兩年,許多在外工作的人都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的倡議,主動選擇“就地過年”和“異地過年”,為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作出了應有貢獻。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大量在城市工作的人員尤其是成千上萬在外打工的人,自然選擇返鄉過年、全家團圓,自1月7日啟動春運以來,客流量相比往年大幅度增長。隨之而來的當然也有風險隱患增加等多重壓力,復雜性、不確定性、挑戰性都會前所未有。
不久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研究制定了《加強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方案》,對健全基層疫情防控體系、保障農村地區醫療物資供應、提升重癥救治水平、加強農村重點人群防護等方面進行了部署。這也為更好地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指導。
大量人員的流動給春運和農村防疫帶來“雙重壓力”,對此,各級各地黨委和政府應該及早安排,周密部署,在不折不扣落實精準防控優化調整政策措施的前提下,著力做好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的防疫工作,讓農民過上一個文明向上、健康安全、吉祥如意的新春佳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外打拼,無論“陽過沒有”,打算馬上回家的,或者暫時不回家的,大家都已將身體健康當成重要選擇依據,我們每個人都要用心用情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把“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常記在心。
春節回家團圓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傳統。今年冬天,新冠病毒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春運帶來的跨區域人員流動性加速釋放,增加了新冠病毒、流感及其他流行病的傳播風險。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無論春節如何安排,都應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不能因為“陽過了”而麻痹大意,用心用情守護自身健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