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曹靜怡)年關愈近,年味愈濃。近日,早晨六時,天色依然混沌朦朧,婺城區順豐快遞白龍橋業務部已是燈火通明。轆轆遠聽,伴隨著遠道而來的一輛輛快遞運輸車,工作人員們開始卸貨、理貨,有人拿著手中的巴槍,錄入著上午需要派送的快遞,有人已經跨上了“坐騎”,穿街走巷,風雨奔波……
這些天,快遞小哥陶勇才送快遞的小車跑得更快更勤了。眼前的他剛從中濟社區繽虹星城回來,利落地翻身下車,打開車門,將收件一一擺上小推車開始逐一整理。“今天有70多個收件,快遞總共近200件,收派量相較平常的翻了一倍。”陶勇才說著,手機鈴聲響起,他一邊接電話與客戶溝通快遞運轉情況,一邊又將桌面上外包裝破損的包裹進行重新打包。“忙啊,吃飯的時間也得擠一擠。”
記者在現場看到,卸車、分揀、裝車、分配到收派員手中……所有流程步驟細之又細,忙碌有序。而對于從分撥中心過來的運輸車,會有相關工作人員背著噴霧器對車輛進行消殺。車輛消殺完,再卸車分揀,通過自動消毒機對所有進件外包裝進行又一次全面消殺。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持續三年做好處理區域場所、設施、快遞、車輛消毒以及通風工作,而自動化消殺設備的迭代更新,始終讓人更加安心放心。”該業務部主管陳微偉告訴記者,前不久,快遞員們相繼感冒,對留下來的工作人員而言壓力倍增。當面對困難時,大家咬牙堅持輪流作戰,在這里,常常夜晚11時才結束工作,到了早上6時燈又亮起,而這就是每個堅守在崗位上的快遞員的常態。
臨近春節,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又是一次挑戰,一天的收派件量達到7000余票,工作量已經遠遠超出“雙十一”。“為此我們啟動應急預案,站內50余名工作人員全員上崗應對高峰時期,并且分批次進行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春節前寄遞服務保障。”陳微偉說。
一包包,一件件,在這些快遞中也有不少是寄給親人的物件,有老家送來的特色年貨,有父母親手做的年糕、臘腸,甚至還有游子歸家的行李……它們代表著寄件人濃濃的情意,在年關的浪潮里隨著滿車物流跋山涉水,在牽掛與思念中不遠千里仆仆而來,最后在快遞工作人員的疾走奔忙中,化作新春的祝福送入千家萬戶。
回家過年是每個人的鄉愁和期盼,也有人將這份情思默默埋藏在心底。快遞小哥張家豪于2008年從河南來到婺城工作,從事物流快遞行業已多年。當記者問到今年如何過年時,他笑說,“家里人都回老家了,春節值班也有不少補貼,今年我就和這些快遞行業的兄弟們一起過年。”張家豪告訴記者,快遞行業便是如此,每到年底都特別忙碌,為了工作需要,他們擔起責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力讓每一件快遞不“遲到”,讓老百姓們都過個舒心年。
在婺城,還有許多人和張家豪一樣,年三十的夜晚,將在視頻通話里與親友祝福,和家人團圓。他們選擇留在婺城,默默無言地奉獻,在堅守中傳遞著年味與祝福,溫暖更多人回家的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