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中國人過年最重要的事。過去三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在城市的“打工人”都不能在春節和親人團聚。去年年底以來,國家調整防疫政策,人們又可以踏上了春運回家的旅途。
“我一買到回家的票就告訴爸媽了,他們就一直牽掛著。這幾天視頻連線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會忍不住提起,掰著手指頭算還有幾天能見到我。”說起這件事,徐小燕眼里泛起了淚花。
徐小燕是金華公交營運三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機,受疫情影響,已經有三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我是安徽亳州人,父母親和孩子都在老家。前幾年春節,政府號召‘就地過年’,我也擔心如果回家,路途上接觸的人多,會把病毒帶到家里,就留在了金華。”留下來的徐小燕也沒有閑著,主動請纓承擔春節里的值班工作。她說,本地同事難免需要走親訪友,自己反正沒什么事,頂班不過“舉手之勞”。在她未盡之言里,記者感受到,或許忙碌是為了沖淡一些對家的思念。
隨著第一波感染高峰平穩渡過,徐小燕思索再三決定:回家過年!
她買了早上5點發車的車票,卻把回家的時間定在了1月20日(年二十九)。哪怕著急回家,她也選擇了不給車隊添亂,站好年前的最后一班崗。
為了順順利利完成工作,平平安安回家過年。徐小燕在工作中表現得更加積極,每次發車前,做好公交車的清潔消殺工作,行車過程中,貼心提醒乘客戴好口罩、注意腳下安全。她說:“開好自己的安全車,沒有投訴,沒有事故,就好了。”
越臨近回家的時候,對家的思念更甚。徐小燕告訴記者,每次遇見一家幾口一起坐車的乘客,就會想到自己也將要回家團圓,心里就有止不住的喜悅。
徐小燕說,正月初五,自己又將返程回到金華,回歸工作崗位。她表示:“早點回來為了錯開返程高峰期,避免交叉感染。家人是我在外奮斗的動力,希望來年工作順利、家人健康。”
(記者?盛琳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