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大地升溫,正是春耕備耕的大好時節。近日,全市春耕備耕送服務活動在婺城區蔣堂鎮許里村舉行。現場,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多方組織,將惠農政策、生產服務、放心農資送到農戶手中,護航春耕生產,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1農業機械“鬧”春耕
走進“好樂耕”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一臺自動化育苗播種機正在全速運轉。順著長長的流水線,經過上盤、裝底土、灑水、播種、覆土,一塊塊長方形的秧盤源源不斷在生產線上“誕生”。據了解,這條生產線全過程機械化作業和智能化管理,不僅省時、省工、省水,還省種、省錢,“科技范兒”十足。
“科技種田,省人工、效率高,我已經向服務中心訂了早稻育秧100畝。”長山鄉種糧大戶豐少云一邊看著機械流水線操作,一邊欣喜地告訴記者,如果效果不錯,她就計劃把900多畝晚稻全部采用訂單育秧。
豐少云是長山二村人,從事規模種糧十多年。去年,她從長山二村、三村、四村、石道畈村、邵村流轉了1200多畝農田。“家里有小型育秧設備,每次使用需要四五個人,一年也用不了幾次,還要承擔不少的維護費用。”豐少云說,這下好了,有了服務中心這個“田保姆”,種糧可以更省心了。
規模種糧要想有效益,離不開農業機械化。但是,對于價格不低的大型機械,一家一戶采購,要么做不了,要么做起來不經濟。
為幫農戶解決難題,萬里揚集團下屬浙江萬里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立“好樂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它是省內首批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合計投資約5000萬元,規劃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以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為核心,采用數字化和標準化過程管理,集成數字農業、集中育苗、烘干加工、農技服務、農資配送服務、農機維修、農業廢棄物收集處理、農產品營銷、倉儲保鮮冷鏈、農事研學等“1+10”綜合服務功能,努力探索出“可看、可學、可復制”的好樂耕農事服務模式。
“該中心開展全程或菜單式托管服務,服務范圍可輻射周邊10公里主糧種植區域,目前已具備集中育秧能力每季度1.5萬畝,稻谷烘干能力每批次300噸,稻谷倉儲能力4000噸,農機服務能力每年6萬畝。”浙江萬里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金鐘介紹,現在中心剛開始啟用,正在開展育秧工作。下一步,中心將全力做好農事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2農業技術護春耕
“今年早稻種哪些品種好?怎么搭配更高產?”春耕備耕送服務活動現場,種糧大戶陳建新拉住農技專家金成兵請教問題,“‘非糧化’整治后,承包的農田多了起來,品種選擇還是不踏實。”
陳建新是瑯琊鎮泉口村人,去年幾乎把全村耕地都承包了,今年計劃種植早稻800多畝。“這兩天2臺旋耕機開始下地翻耕,春耕備耕忙起來了,趁著活動就趕來問問。”
“糧食要高產,科學種田是關鍵。”金成兵耐心地為陳建新“開方”,“早稻可選擇生育期較短的早中熟品種,為晚稻播種搶時間;晚稻可配中熟品種機插,提高效率、提升產量。”
當天活動現場,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業人員開展農技咨詢、農資消費咨詢、農產品農殘快速檢測、金融保險咨詢等活動,并邀請農資、農機企業展示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將各項惠農政策、放心農資、服務措施等送到農民手中,切實提高從事糧食生產的信心。
春耕備耕事關一年收成。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開展好春耕備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農資、送服務“五送”活動,宣講惠農政策,開展生產技術指導,全力保障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推動農業生產高質高效,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3支農禮包助春耕
“春耕備耕關鍵時節,收到‘支農大禮包’,就像‘及時雨’,我們種糧更有底氣了。”活動現場,種糧大戶陳建軍收到了包含尿素、復合肥的“支農大禮包”,信心十足地表示,將全力以赴抓春耕,促進農業增產增效。
陳建軍是金華市嘉穗富硒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也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他告訴記者,今年計劃種植早稻1100多畝,有各種強農惠農措施的支持,又有科技強農和機械強農的支撐,他有信心奪取今年糧食更大的豐收。
當天,參加活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農合聯代表在現場都領到了“支農大禮包”。這也是全市春耕備耕送服務活動的“重要一環”。以此為契機,婺城區將充分發揮以“好樂耕”農事服務中心為龍頭的農業社會化主體服務功能,全力實施以5個萬畝方、2個千畝方為代表的高標農建設,開展好春耕備耕“五送”活動,有序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實現全市糧食穩產保供作出婺城努力。
4氣象服務保春耕
“去年遇到嚴重干旱,今年糧食生產會遇到怎樣的天氣?”“近期倒春寒、冷空氣是否還會有,準備春耕備耕了,著急想了解一下。”在活動現場,農業氣象服務臺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的農民,區氣象局工作人員忙著為他們解答,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細看農業氣象服務臺,只見宣傳折頁、書籍、書簽等琳瑯滿目,宣傳內容包括氣象災害防御避險指南、強對流天氣應對方法、臺風防御知識、氣象科普小知識等等。“近年來,農民關注氣象的意識越來越強,根據氣象信息種糧越來越普遍,這也是對我們工作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區氣象局災害防御中心副主任丁霖如此告訴記者。
農時不可誤。春夏秋冬,晴雨冷暖,知天而作,都離不開氣象部門的保駕護航。為了提高服務針對性,區氣象局組織氣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事生產計劃,指導農民科學種地。同時,開發建設“婺城氣象”公眾號,借助農民信箱網絡,實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不斷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為婺城區農業防災減災、科學抵御風險提供支持,讓農戶們最大程度減少損失,提高經濟收入。
“當前是春耕備耕關鍵時期,我們正在全區開展分區域、分作物的農業生產全過程農事氣象服務,為糧油生產增產增收做好保障。”丁霖說,下一步,他們將優化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產品,因地制宜開展服務,努力做到精準施策、精細服務,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