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層層推薦、評議基礎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發布今年一季度“金華好人”名單,全市共有27例上榜。
其中,婺城4人入選,按類別劃分,助人為樂類2例、誠實守信類1例、孝老愛親類1例,全市并列第一。
助人為樂類(2例)
01 馬淑芳:38年傾情詮釋“軍民魚水情”
馬淑芳,女,193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婺城區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居民。
馬淑芳曾擔任部隊護士,參軍經歷讓她始終飽含著濃濃的擁軍情結。1985年,馬淑芳退休后擔任楊思嶺社區第一任居委會主任。從那時起,她開始盡己所能為駐守在轄區的武警部隊官兵提供各種志愿服務。38年從未間斷,被軍營官兵親切地稱為“馬指導員”“馬奶奶”。
38年來,她默默堅持著,逢年過節帶著熱心居民到部隊幫廚,給戰士們過節;從學校請來老師,每周為部隊戰士義務上書法課;找戰士拉家常,解決困惑。為了給生活困難的隨軍家屬增加收入,她張羅開辦來料加工工作室。2021年,90歲高齡的馬淑芳以個人名義組建“馬奶奶擁軍服務隊”,吸引更多居民加入,為部隊和退役軍人解難題、送溫暖,成為婺城擁軍工作的一個響亮品牌。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希望這份擁軍事業有更多的人繼續干下去。
個人曾獲浙江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個人、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首屆“最美擁軍人物”、婺城區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等榮譽稱號。
02 羅遂華:百姓身邊的“消防隊長”
羅遂華,男,197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國網金華婺城供電分公司江北供電中心員工。
自2002年擔任義務消防員以來,羅遂華20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轄區消防安全工作,成為老百姓身邊的“消防隊長”。他苦練消防技能,成為消防能手,多次在全市技能比武中獲獎。他積極參加消防隱患排查、消防安全宣傳和火情處置任務,累計參加消防安全隱患排查200余次,開展“流動消防宣傳車”進村送課80余次,覆蓋4萬余名群眾。
2012年,羅遂華擔任羅店鎮森林消防隊隊長。這份“無薪”工作,他卻當成事業來做。他積極招募隊員,建立定期巡邏制度,連續10年帶領隊員放棄假期開展山林防火巡視。在他的帶領下,羅店鎮森林義務消防隊由原來的10人發展壯大到35人,執行森林滅火、搶險救援任務160余次。
個人先后榮獲浙江省森林防火先進個人、金華市首批聯防聯控森林消防精兵等榮譽稱號。
誠實守信類(1例)
03 彭英 李國華:踐行諾言守護空巢老人
彭英,女,1954年12月出生,農工黨黨員,金華市中心醫院退休醫師;李國華,男,1965年6月出生,婺城區新獅街道浙師大社區居民。
陳光潤夫妻是高齡空巢老人,兒子陳元捷遠在美國工作定居。2015年12月的一天,陳元捷臨回美國前,拜托李國華和彭英照顧自己的父母,以防二老不時之需時有個照應,二人均允諾了下來。從此,因為一句托付,二人默默踐行了6年零9個月,悉心關照直到兩位老人去世。
自2016年起,兩人約定每周三雷打不動去陪伴老人。老人到瑯琊鎮養老居住期間,兩人又約定每兩個星期一次驅車前往探望,噓寒問暖從不間斷。2018年、2022年,兩位老人先后離世,彭英和李國華代為料理后事。深受感動的陳元捷給金華晚報寫了一封感謝信,稱贊他倆為“最信賴的朋友”。面對稱贊,二人均表示,一點小事微不足道,既然答應人家就要做到。
其信守承諾,代為照顧老人的事跡被學習強國、金華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道。二人曾獲婺城區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2022年度第三批“閃光婺星”等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類(1例)
04 華紀綱:用行動詮釋兄弟“血濃于水”
華紀綱,男,1955年9月出生,婺城區莘畈鄉井下村村民。
2012年,華紀綱的弟弟華紀光因中風導致半身不遂,智力也受到很大的損傷,每日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照料。華紀綱主動將弟弟接到家里,承擔起照顧責任,至今已十多年。華紀綱自己生活并不寬裕,先前一日三餐都是簡單應付一下。但照顧弟弟,他經常變著花樣做好吃的,面條、餃子,以前不會做的也學著做了起來。由于弟弟智力受損、行動不便、年紀又大,華紀綱幾乎全身心撲在照顧弟弟上,日復一日給弟弟更衣、洗漱、翻身、喂飯、換洗床單被褥。一次義診,華紀綱了解到運動有助于弟弟康復。于是,他每天扶著弟弟,踏過臺階,走過小橋,散步近一個小時。為了按時給弟弟喂藥,他標注日歷、設置鬧鐘提醒,從不怠慢,這么多年一次也沒有落下。
談及十年來的艱辛,不善言辭的華紀綱一笑泯之,“他是我的弟弟,這種情況,我當然要照顧他”。鄰居們說起華紀綱,都贊不絕口。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兄弟間“血濃于水”的深厚情誼。其事跡被婺城融媒等媒體報道,個人獲婺城區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榮譽稱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