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 通訊員 尹晨)9月8日,婺城區中小學信息中心主任會議在雅畈小學報告廳舉行。本次現場會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學校經驗分享和專家引領三個部分,全區40多所學校的信息中心主任參加。
“結合學生德育評價、學生學科評價的綜合發展表現,智繪評估學生成長趨勢……”會上,雅畈小學校長朱海峰首先介紹了學校兩年來信息化教育技術方面的探索和課題研究方向,通過學生數字畫像各維度的數據,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生成學生個人畫像,教師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個人優勢及特長。
“安全重于泰山,網絡保駕護航。”金華市教育技術和信息中心網絡部主任詹自勝結合工作中的親身經歷和具體案例,給全體參會人員分享經驗,進一步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共筑網絡安全防線保障信息資產管理和數據安全。
現場,金華市紅湖路小學、婺城小學、金華市站前小學、蔣堂小學四所學校也紛紛作經驗分享。“智慧評價有效提升學校體育管理水平,有效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運動習慣,更有效地提高學校競技體育水平。”來自紅湖路小學的衣倩老師以《創智慧評價體系促體育素養提升》為題分享了體育智慧評價,衣倩介紹,紅湖路小學以平臺為載體,基于信息技術手段,滿足師生高效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的自動化評價。
另一邊,婺城小學范立平老師就如何優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務效率和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學校信息化應用系統的建設,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數字化辦公系統運行,以及數據資產系統的管理作了具體介紹。來自站前小學的金敏老師則以《聚力人工智能創育AI未來》為主題詳細介紹人工智能的教學與實踐,提出學校不僅要重視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升,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興趣特長,緊跟教育潮流,聚力人工智能。“辦法總比困難多”“學、練、勤,一樣都不能少。”蔣堂小學孫小靜老師通過《我在信息中心的三年故事》,講述自己在數字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感受教育與數字的碰撞……隨后,結合婺城區教育技術中心相關工作,區教育技術中心傅利忠、鄭理新兩位老師對本學期的學校常規工作進行梳理和布置。
近年來,婺城區以點帶面、串點成線、由線而面,形成了“智慧校園示范校、婺城區一校一應用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體系,同時以之江匯教育廣場、八婺智慧教育平臺為依托,大力推進“一校一師一生一空間”,將網絡學習空間作為聯通省、市、縣各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統一入口,實現全省優秀的數字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加強校際融合,助推平臺與日常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及創新應用。”婺城區教研室教育技術和信息部主任周杰表示,圍繞教育數字化工作,婺城將積極研究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支撐教學模式變革,加快推進婺城數字引領智慧教育的砥礪創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