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錚譽 通訊員 萬如愿)社區是社會治理最基礎的“細胞”,也是垃圾分類這場“攻堅戰”中最基層的工作單元。為有效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婺城區城北街道祝豐亭社區在城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帶領下,積極開拓“網格化+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切實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正確率,助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您好,你家垃圾正確分類了嗎?這是我們的垃圾分類宣傳折頁,上面有詳細介紹,請你看看。”10月19日,祝豐亭社區的網格員童右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網格內的錦佳苑小區巡查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內的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整潔程度、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等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反饋和整改落實。
童右是一名“95后”,于2022年7月加入社區隊伍,目前主要負責社區的垃圾分類、健康教育等相關工作。在加入社區隊伍1年多的時間里,童右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巡查網格都會隨手帶上垃圾分類宣傳手冊,看到有居民“扎堆聊天”就跑過去“湊熱鬧”,順便把宣傳資料發一圈,對居民特別容易混淆的垃圾進行耐心仔細地講解,鼓勵他們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爭當垃圾分類的踐行者。
“我有時也會碰到不理解我們的居民,對此我都會耐心為其講解。要是碰到那些提醒了很多次還不配合的居民,我們也會聯合城北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對其進行處罰。”童右說道。
“在每個微網格中,網格員化身垃圾分類‘宣傳員’、‘督導員’,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指導居民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如何正確投放垃圾。祝豐亭社區黨委書記施防修表示,按“格”行事有效消除了社區垃圾分類推進工作中的盲區,同時,通過人性化服務帶動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參與度。
微網格作為網格化工作的重要補充,是垃圾分類進小區的延伸單元,以“繡花”功夫做好垃圾分類的最小單元工作,幫助社區打通了垃圾分類“神經末梢”。下一步,祝豐亭社區將加強微網格隊伍建設,將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實,以“微網實格”讓居民對垃圾分類意識“滿格”。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