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學而)“葉密千重綠,花開萬點黃”。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桂花是乳白色、金黃色、橙紅色、白色……而在婺城區安地鎮省級桂花種質資源圃內,記者卻見識了桂花家族中的幾個“新面孔”。
還未走進基地,空氣中濃郁的桂花香就已經盈滿鼻尖。桂花的花骨朵小,可數十朵、甚至數百朵簇擁在一處,星星點點聚集成了一大片的“花林”,這便成就了園內的盛景,讓人直呼美哉!
負責人鮑健告訴記者,種質資源圃內種有180多種桂花品種。其中有不少新品種都是這兩年剛通過國家林業局審定的,這其中最特別的當屬2016年通過新品種認定的“胭脂紅”桂花。在一片淡黃、金黃等顏色的桂花林中,一簇簇胭脂紅色花朵低調地綻放在枝頭,花開最旺時整棵樹緋紅,令人眼前一亮。“相較于其他品種的桂花,‘胭脂紅’除了顏色獨特,它的花期也更長。”鮑健指著成片的桂花樹向記者介紹道,“其他品種的花期在一個星期左右,而‘胭脂紅’的花期可以長達半個月,這就使它的觀賞價值更高了。”目前,在種質資源圃內,“胭脂紅”已培育500多株,已經有來自山東、江西等地的客商前來咨詢。
除了顏色獨特的“胭脂紅”,物種園內自主繁育的“華安天香”觀賞性也極強。桂花一共可以分為五大類,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彩葉桂,而“華安天香”這個品種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五大類的桂花同時開在了一棵樹上。通過多年的繁育和觀察,目前該品種也已經在2016年正式通過國家林業局的品種審定。
安地鎮素有“中國桂花之鄉”之稱,全鎮有桂花種植面積近萬畝,栽培歷史已有50多年,這里有狀元紅、金球桂、硬葉丹桂等上百個品種,占世界已知桂花品種80%以上。
鮑健告訴記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的父親鮑志賢就開始種植桂花,是安地鎮項村最早種植桂花的村民之一,也是當地最早開始培育桂花新品種的農戶之一,像如今安地大面積種植的桂花名品“天香臺閣”就是他們這里培育成功的,多年來,他們一直致力于收集各類桂花物種,創新選育新品種。
這幾年,隨著安地桂花名聲越來越大,除了傳統的苗木出售,諸如桂花糕、桂花酒等延伸產品越來越受市場歡迎,“桂花相關產品的開發會越來越多,桂花鮮花的采摘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這是一個產業發展趨勢。”因此在選育新品種的方向上,鮑健也做出了及時調整,分別從花色、花量、香味、貯藏期等幾個方面展開,繁育研發一些適合深加工的桂花品種,從品種創新引導當地桂花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當地花農效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