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苑)為貫徹執行《浙江省社區矯正教育幫扶規定》,積極引導社區矯正對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覺接受教育改造,日前,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聯合社區矯正中心針對首次報到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了入矯教育活動。
活動中,婺城區法律援助律師、浙江恒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妍進行了以“預防二次犯罪”為主題的普法宣講,帶領矯正對象學習了再犯罪和累犯對緩刑的影響,提出了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犯罪陷阱,并對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如何預防陷入犯罪陷阱作出了指導。
此外,王金妍律師將相關法律條文與案例相結合,讓矯正對象充分理解了累犯、緩刑期間又犯罪等行為對其自身的嚴重影響。近幾年,境外網絡電信詐騙、出借銀行卡、幫助取現轉移贓款、提供POS機套現等行為導致的犯罪頻發,針對這一現象,王金妍律師總結了常見的犯罪形式,對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罪名進行了案例介紹,帶矯正對象充分了解了可能會遇到的犯罪陷阱,提高防范。通過非法狩獵罪、開設賭場罪、非法經營罪、協助組織賣淫罪等案例,增加矯正對象的法律意識,了解相關違法行為后果,防止因輕視問題的嚴重性而陷入自我僥幸的陷阱。
“我聽到當事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知道有這么嚴重的,我以為沒事的,要是知道這么嚴重我肯定就不會做了’!蓖踅疱蓭煴硎,無論多小的事情,只要是負面的,社會道德評價是不正確的,都應該謹慎對待,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發展成違法犯罪。
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倪耀健表示,本次普法宣傳,提高了社區矯正對象對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到的各項法律法規的了解,對引導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行為時,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為促進法治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