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華日報記者 胡敏霞)“別客氣,進來坐坐!”2月19日,已是正月初十,但在婺城區蔣堂鎮許里村,春節的氛圍依然很濃,一座座嶄新的小洋房上掛著的嶄新紅燈籠、紅對聯很是喜慶,村民楊孝貞正熱情地招呼鄰居到自家新房里喝口熱茶。
農歷新年前,楊孝貞一家搬進了這幢兩層半的小洋房,外墻粉刷一新,屋內家具也都是新添置的。“今年過年,我們就是在新家過的。親戚朋友們來,都很羨慕……”言語間,楊孝貞盡是開心和滿足。
楊孝貞是蔣堂鎮許里村西楊自然村人。一直都在外跑運輸,靠著肯吃苦的勁在城里買了房,但想在老家拆舊房蓋新房卻一直是他的愿望。“拆舊房也需要一大筆費用,更何況現在政策批基建房也比較難……”楊孝貞說,正因為如此,“拆舊房蓋新房”這一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隨著自然村的合并,西楊自然村并入許里村,全村憑借土地連片資源條件,2020年,在相關部門以及蔣堂鎮政府的支持下,許里村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該項目區域總面積2279畝,計劃墾造耕地71畝,旱改水102畝,建設用地復墾130畝,耕地質量提升1081畝。同時,對烏引干渠、金蘭渠進行生態修復,建設景觀布置和生態綠道。在推進的過程中,蔣堂鎮村兩委帶隊先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鎮委鎮政府又想方設法引入農業雙強項目,2天完成全村評估、30天完成搬遷簽約。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啟動后,楊孝貞成為第一批簽約的農戶。借著這波政策“紅利”,他拆了老房子蓋起了一棟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同時,家里的閑置土地也流轉起來,每年還有幾千元的收入。
在西楊自然村,得益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完成,享受“紅利”的不止楊孝貞。這個以前連車子都開不進的村子現在已煥然一新,家家戶戶都造起了兩層半的小洋房,門前寬敞的道路可以同時讓兩輛車子通行。“等門前的綠化都弄好,會更加大氣上檔次!”楊孝貞說。
如今,全省首家機械化農事服務中心已落戶許里村。規劃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好樂耕”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以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為核心,可為農戶提供全程化、集成化、一站式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包括數字農業、集中育苗、烘干加工、農技服務等十多項服務。這也將為許里村帶來更多的人氣、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