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寒冬時節,在婺城區瑯琊鎮上盛村,上千畝高標準農田呈現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嶄新景象,讓種糧大戶張俊禮喜不自禁。
“建設高標準農田之前,這片耕地渠、路損壞嚴重,排水、灌溉、運輸都成問題;而且田地零散,不利于種植!彼嬖V記者,去年12月高標準農田建成后,靠天吃飯的田地徹底變了樣,成了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灌溉時水直接到田,排水時隨時可排,運輸時還有機耕路可通,穩產增收不用愁。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地之不存,糧將焉附?要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必須要做好耕地文章。
近年來,婺城區在守好耕地保護紅線的同時,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平整土地、改造水渠、修建蓄水塘和機耕路等,改善農田灌溉及耕種條件,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好基礎。
在此過程中,婺城區積極推進農田建設“百日攻堅”行動,2023年全區完成改造提升面積4115畝,其中沙畈鄉712畝、莘畈鄉809畝、瑯琊鎮1114畝、蔣堂鎮1480畝;新建高標準農田1720畝。同時,開展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體系,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全面壓實項目測繪、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及原材料供應商等各參建單位的相應主體責任,強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提升工程質量品質。
“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眳^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緊扣2024年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計劃實施綠色農田5487畝,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28萬畝,讓更多“糧田”變成“良田”,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