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彭麗莎)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2月27日上午,在婺城區蔣堂鎮前源村,種糧大戶蔣獻勇正駕駛旋耕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耕作,通過翻松、平整土地,以此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另一邊,無人機在農田上空快速穿梭施肥,為早稻的播種生長提供充足的底肥。
走進蔣獻勇的家庭農場內,育插秧機、旋耕機、無人機等先進新型農機一應俱全,化肥、種子等農資堆積如山,為接下來的春耕生產備足“糧草”。
“今年預計種植早稻面積近900畝,以金早645和金早09品種為主,油菜約90畝,面積基本和往年持平。”蔣獻勇介紹,規模化種糧十多年來,他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捷高效,如今從翻耕到收割,基本全程實現機械化,春耕備耕更加從容不迫,種糧也越來越有底氣。
隨著氣溫逐步回暖,春耕備耕工作正拉開序幕。作為省級特色農業強鎮,蔣堂鎮相關工作人員積極指導農民科學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等,引導農民群眾搶抓春耕“黃金”時段,科學備耕,同時入戶了解農戶稻種培育、化肥儲備、農藥配備、農機保養等備耕情況,并及時修復完善水渠、山塘等基礎設施,為實現蔬菜、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