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姚婷文 沈思懿)“不用談什么志愿不志愿,我做的這些都是小事,也是我應該做的。”談起自己之前對社區居民的幫助,汪秋菊擺擺手,有些害羞。
汪秋菊,中共黨員,婺城區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的一名樓道長,也是社區居民的優秀代表。汪秋菊今年已經75歲了,但她仍然積極參與社區各類工作,熱心社區公益事業,樓道的事,網格內的事,不管大事小事,從衛生監督到鄰里糾紛矛盾調解,只要找到她,她都會竭盡所能熱情為大家服務。周圍的居民群眾都親切地叫她“汪阿姨”。
為響應國家節約水資源的號召,汪秋菊身體力行,通過實際行動將節約用水融入日常生活,如將淘米水用來沖廁所、澆花等,同時,她還將妙招分享給了鄰里。通過她的榜樣和宣傳,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
明月樓社區在暑假時期開展暑期托管班,幫助部分上班的家長解決“后顧之憂”,汪秋菊就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不僅讓家長們放心,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汪秋菊主動報名擔任社區“垃圾分類宣傳講解員”。從社區課堂到社區活動,她一遍遍講解著干、濕、有害、可回收垃圾的辨別知識,不厭其煩地宣傳垃圾分類,耐心指導居民分類垃圾。
“無論是在忙什么,只要社區需要,我都會隨叫隨到。”退休20多年來,汪秋菊先后在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等社會工作上發揮自己的余熱。居民群眾對社區工作不理解的,她主動做解釋工作,需要及時宣傳發動的,她挨家挨戶上門告知,志愿服務早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變成了不需要特意提起的“應該做的小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