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洪珊)“我們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上這么豐富的課程,真的太好了!”婺城區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居民許錫忠一大早就來到了小區市民學校教室,在教師的細心指導下,勾勒出一幅幅繪畫作品。
為了進一步豐富社區老年人的生活,紅湖路社區每年組織居民興趣班,在星期三至星期五,為居民帶來剪紙、書法、繪畫等課程。這項活動,始于2006年。多年來,多彩的課程受到了社區老年人的喜愛和支持。“我已經參與社區的課程三四年了,上課之后,我們也可以學到一些技能,希望社區能夠多舉辦一些這樣的課程。”許錫忠興奮地說道。
據繪畫老師潘珠鳳介紹,在每一學年課程結束后,社區會聯合老師和居民一起召開座談會,以方便大家及時地交流溝通。潘珠鳳說:“我們上個學期學習的是牡丹,在課程結束后,大家希望下個學期學習梅蘭竹菊,所以我們這次就開始學習梅花。”在現場,十幾名老人圍成一個圈,潘珠鳳正細致地向他們講解勾勒梅花的繪畫重點。“我今天教授的內容主要是一些畫好梅花的基礎知識,比如結構、線條、造型等。只有打好基礎,我們之后才能真正畫好梅花。”課程結束后,社區老人們也少不了課后作業。“我們也有課后作業,你看,這些都是上課之后的作品。”許錫忠指著教室的一排作品開心地向記者展示。
一直以來,紅湖路社區專注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助力實現文化養老,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許多老年人的學習殿堂、健康樂園、精神家園,真正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讓老年人的生活有“知”更有“味”、有“趣”更有“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