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新時代“潤婺有聲”理論宣講志愿者聯盟成立
黃賓虹書畫藝術展田雙雙攝
金華雷鋒文化館創辦者曹榮安宣講雷鋒事跡
科學思想,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優秀文化,激發著奮進的力量。
翻開婺城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畫卷,有聲有色,亮點紛呈:一場場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深入人心;一篇篇新聞精品力作,展示了全區人民“大干競跑實干爭先”的實踐和成果;一場場文藝惠民演出,浸潤民心、激蕩活力……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旗幟道路。
區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調研金華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極端重要的位置。
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自覺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為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注入堅強思想保證、有力輿論支撐、強大精神力量、豐潤道德滋養。
強化理論武裝
筑牢思想根基
理想信念堅定,方能把穩思想之舵。
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全區上下深學細悟篤行,為奮進新征程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
全方位深化理論學習,抓牢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區委常委會帶頭深化理論學習,建立重大決策前專題學習、中心組學習巡聽旁聽等機制,示范帶動各黨委(黨組)全面系統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理論學習質效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區上下把“學思想”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努力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婺城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全覆蓋開展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創新迭代“婺城論壇·書記課堂”,實現各黨委(黨組)書記從“坐著讀”到“站著講”,強化課程評價,評選五星好課6堂。大力培育“潤‘婺’有聲”宣講品牌和“領婺·新青年”青年研習品牌,五年來累計開展主題宣講5000余場。青年理論宣講在省市大賽中不斷突破,《一朵金茶花的共富密碼》入選全市“二十大精神二十堂課”,《村子里的國際牧場》獲評市級蹲點宣講優秀案例,雷鋒宣講工作室獲評浙江省首批理論宣講研修基地。
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以思想的力量激揚奮進的力量,以理論的主動把握歷史的主動,全區上下人心思進、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面提振。
壯大主流輿論
凝聚磅礴力量
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新聞宣傳就跟進到哪里。
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重點工作,加強統籌策劃,創新載體形式,構建大宣傳格局,主流輿論強勁有力,城市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教育、“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亞運會、省運會等重大主題,精準策劃開設50多個專題專欄,及時宣傳報道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凝聚思想共識,贏得情感共鳴。圍繞“1483”發展戰略,以“一帶七心”為宣傳主旋律,聚力宣傳報道婺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
一篇篇報道,展示了全區高質量發展成效;一個個鏡頭,講述了干部群眾大干競跑、實干爭先的奮進故事;一場場宣傳硬仗勝仗,奏響了加快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的時代強音。
外宣保持強勢,融合傳播聲勢強勁。推出《婺城宣傳工作簡報(新聞選題專刊)》,以精準策劃吸引大報大臺關注,去年,在中央級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發稿同比增長123%。婺城融媒抖音號粉絲突破百萬,打造海外宣傳爆款8個,《第三只眼看婺城》品牌獲評2023年度省縣市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
營造清朗空間。“掃黃打非”考核全市第一,宣教品牌“童眼看新風”獲評浙江省首批護苗優秀品牌。構建黨建引領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婺城區互聯網行業黨委被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評選為四強黨支部。培育“三棲青蘋”漫評品牌,先后舉辦六屆農民網絡文化節和四屆“領婺幸福e路有禮”網絡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打造農民微圈便民百事通平臺,建設436個百姓群圈,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意識形態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婺城區委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持續鞏固意識形態領域向上向好態勢。
堅定文化自信
繁榮文化事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年來,婺城持續實施文化強區戰略,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文藝精品不斷涌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新時代文化事業生機盎然。
文化事業,蹄疾步穩。啟動全民共享活動中心建設,解決婺城十多年未建造大型公共文化場館的窘境,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區文化創意中心順利結頂,新增“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94個、省五星文化禮堂36家。創新文化禮堂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先后獲評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范區、省社區文化家園精品項目試點區。
文化產業,活力迸發。連續舉辦四屆婺文化創意大賽,打造具有婺城辨識度的文創品牌,全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市場轉化率超60%,其中十二生肖木雕、手編藤球獲長三角人文鄉村創意設計大賽金、銀獎。有序推進重點產業主體培育,去年,規上文化服務業營收連續12個月增長,新增規上企業8家。
文化根脈,保護傳承。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巖)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打造“名人文化”,加強對婺文化的挖掘、闡釋、研究和保護。高規格舉辦黃賓虹藝術周,五大展覽吸引全國黃賓虹藝術研究領域知名人士和書畫藝術家走進賓虹故里,開展藝術采風、學術交流研討等系列活動,浙江省黃賓虹藝術雙年展永久展址落戶婺城。
文旅融合,雙向奔赴。成功創成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域旅游人次增速從2019年的17.5%上升至2023年的25.4%,位列全市第三。舉辦中國首部山水人文電影《白沙溪》首映式暨走進長三角婺城文旅推介會。開展“心寫婺城”“視覺婺城”“婺風宋韻”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20余場。
文藝精品,百花齊放。深入實施婺城文化精品工程,五年來新增國家級、省級會員104人,推出《群山回響》《大國治村》《蝴蝶刀》《酒坊巷》等40余部文學作品,獲得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扶持項目3個。書畫、攝影、音樂、舞蹈、曲藝、民間文藝等各門類取得豐碩成果,700余人次在國家級和省級展賽中獲獎、入展、入選。
深耕精神沃土
澆灌文明之花
精神的力量,直抵人心。近年來,婺城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大力弘揚社會正氣。
榜樣之光,映照婺城。完善道德典型培育選樹機制,設立“好人基金”。成功舉辦婺城區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頒獎典禮,選樹6個大項31位“草根民星”,入選“浙江好人”2人,“金華好人”12人,入選金華市道德模范1人,金華市道德模范提名獎1人。全社會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更加濃厚。
文明新風,澤潤城鄉。外增“顏值”,內練“氣質”,文明城市鞏固提升保持常態,各項創建工作提質增效。去年,新獲評省級文明村鎮5家,省級文明單位4家,省級文明家庭2戶,省級文明校園1家,位列全市第一,區級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96.97%。培育“婺城區青春健康教育公益課堂”和“‘電亮童心照亮夢想’志愿服務項目”等實事項目2個。
文明實踐,深入人心。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亞運志愿服務,進一步提高群眾志愿服務參與率。持續擦亮“浙江有禮·婺城爭先”區域文明新實踐標識,打造中山路示范帶、巖頭示范圈等有禮地標,金奧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春暉路7080示范圈(帶)接待全國各地考察團百余批次,獲省委宣傳部肯定。持續倡導移風易俗,深化文明出行、垃圾分類、公筷公勺等,開展相關文明實踐活動3500余場。
風好正是揚帆時,砥礪前行譜新篇。踏上新征程,全區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將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職責使命,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全區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匯聚磅礴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