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苑)非遺人紛至沓來,老街上人山人海。5月1日,婺城區雅畈鎮舉辦了民俗文化活動市集,來自“燕語水韻”環湖共富黨建聯建的汪家、新畈、楊垅等村組織一眾非遺傳承人,一同帶著各自的“非遺”產品來到現場,共同編織起一臺屬于勞動者的盛會。不少金華市民也約上三五好友,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在現場分流維護秩序,為非遺產品練攤打call,幫助村民拓展銷路,助力百姓共富。一時間,旺盛的人氣填滿了古老的街巷,讓這個寧靜的小鎮熱鬧非凡。
“嘭嘭嘭!嘭嘭嘭!”在非遺文化展示攤位前,一聲聲沉悶的捶打聲傳入人們耳中,吸引了諸多市民圍觀。“這是我們畬族傳統美食麻糍的制作過程,只有手工打造的麻糍才最地道美味。”雅畈鎮汪家村的村民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一邊和圍觀的市民們介紹著村里代代相傳的老手藝。
移步旁邊的民俗文化活動市集,和婺劇、扎染、斗牛彩繪等非遺文化一同展出的,還有非遺美食、購物、游樂設施等。活動現場人山人海,黨員活動志愿者穿梭其中,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這是雅畈、安地兩鎮依托黨建聯建,全盤布局,長期規劃,孵化百姓共富的又一次嘗試。
近年來,雅畈鎮、安地鎮、婺城區交投燕語湖公司立足“燕語湖”湖山相依的自然稟賦和舉辦國際大型垂釣賽事的影響力,打破鎮、村地域限制,堅持黨建統領、部門共建、鎮村聯合、片區聯建,組建了“燕語水韻”環湖共富黨建聯建,深入挖掘共富產業基礎,以“體育+旅游+農業”為中心組團發展,將“組織力”轉化為“生產力”,實現“農旅、文化、產業”共興,推動區域共富。
通過黨建聯建,雅畈鎮、安地鎮深入挖掘汪家村、楊垅村畬族文化,將畬族文化元素融入燕語環湖文旅帶建設中,多次舉辦具有燕語湖特色的“三月三”畬族文化節。巖頭村作為非遺文化產業的特色村,謀劃了文化主題餐廳和非遺產業基地項目,年均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0萬元,帶動村民增收不少于100萬元。
雅畈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民俗文化活動市集旨在探索“黨建+非遺”助力共富新模式,宣傳展示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成果,讓廣大群眾了解非遺、傳承非遺,同時為村民拓展致富渠道,促進當地農民致富、集體增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