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網格員很貼心,像女兒一樣無微不至地關照著我的生活,真的很感謝她!”前幾天,婺城區羅店鎮建新村的陳爺爺坐公交時不慎遺失了老年證,該村第一網格應金娟得知后,便主動前往鎮上便民服務中心幫忙代辦,領到新證件的陳爺爺喜笑顏開,對應金娟贊不絕口、連連致謝。
今年是應金娟成為網格員的第三個年頭,作為本村人,她一直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和“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紐帶作用,日常中做到常巡常檢,深入網格了解社情民意,傾聽居民需求,在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的同時,進一步摸排網格內各種安全隱患等不穩定因素,擰緊風險防控的“安全閥”,筑牢鄉村“溫暖防線”。
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行。這些年來,“應金娟”已成為村中村民鄰里常掛在嘴邊的名字,“有問題找網格員”也逐漸成為所有村民的共識。指著手機屏幕中的“微信運動”,應金娟笑說:“每天近萬步不在話下,但這樣的辛苦對我來說也是鍛煉、學習的機會,每當我穿著紅馬甲出現,在他們的溫暖笑意里我看到了‘被需要’‘被信任’的那種放心和美好。”
除了是村里的熱心腸,網格員也是調解街坊矛盾的“潤滑劑”。前不久,建新村村民金某來電求助應金娟,說有輛車開到他家門口,車上下來的人無故打了自己。應金娟得知后當即幫忙報警,并第一時間連同村兩委一起趕到現場。到達現場后,應金娟協同公安、村委了解情況后發現是一起醉酒打架事件。起因是村民胡某晚飯應酬醉酒,老板擔心其狀況送他回家,因不認識胡某家,誤把車開到了金某家門口,而胡某下車后直接朝金某臉上打去,老板阻攔不及。彼時胡某尚未酒醒,應金娟將金某先行送往醫院檢查,待檢查好后,帶領雙方一起到羅店派出所組織調解。
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是鄉村振興的要素之一。考慮到都是本村人,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在村委和應金娟的勸說開導后,胡某也在老板的陪同下登門致歉,并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賠償。最終,雙方達成和解。經過此次調解,應金娟有意在日常巡查中加強對“適量飲酒”的宣傳引導,并在關鍵時間節點提高巡查力度。在村委和網格員的共同努力下,建新村的基層治理效果得到顯著提升,醉酒擾民問題大大減少。
一件件訴求得以解決、一陣陣笑聲在村里傳開……應金娟說,接下來她仍然會不遺余力地去幫助大家,將群眾身邊的一件件“關鍵小事”當成“心頭大事”,辦成“暖心好事”,在各項工作中,打通網格員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鄰里村民們的幸福和諧“滿格”成為她最有價值的回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