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舒婷)6月16日至18日,浙中南地區迎來入梅以來最強降雨,強降雨范圍廣、雨量大、雨勢強,省、市防指先后啟動了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婺城多地也出現持續降雨。全區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全面加強災害防范應對,扎實做好防汛各項工作,采取多種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區氣象臺共計發布暴雨預警信號24次。入汛以來,4月14日20時至6月18日8時,全區平均面雨量684.3毫米,其中大于900毫米的站點有3個,區累計降水量537.1毫米,較常年同期(412.2毫米)偏多30.3%。
強降雨期間,區防指高效運行“1833”聯合指揮體系,以預報預警為令,全區上下繃緊防洪防臺“思想弦”。嚴格落實聯合值班值守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高效協同的統一指揮體系,每日會商研判臺風發展趨勢,聚焦重點、壓實責任、閉環落實、舉一反三,抓好風險排查等具體措施;入汛后,印發工作提示單和指令單21期,強降雨期間,共計叫應叫醒各類基層責任人6115人次,累計轉移人員381人;按照“打一仗、進一步”要求,每次強降雨過后,組織開展復盤總結,不斷提升強降雨防御能力;印發《婺城區“1833”聯合指揮體系到鄉到村流程規范圖》《關于加強汛期戶外旅游和探險活動安全工作的通知》,制定暴雨預警下指揮運行機制,明確區防指領導、防指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職責,抓細抓實“1833”聯合指揮體系末端響應區鄉村貫通。
隱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重點。近日,婺城資規分局會同地勘單位,對南部山區塔石鄉及白龍橋鎮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梅汛期排查,確保轄區內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安全度汛;區交通運輸局對全區臨水、急彎、陡坡、易塌方(滑坡)、高路基等險要路段和危(窄)橋等重點部位加密監測巡查,在災害段前后放置警示標志標牌,督促在建項目做好排險加固、施工現場落實安全生產,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在建工程安全、道路通行順暢……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聚焦“八張風險清單”,制定具體檢查行動方案,牽頭組織好行業、部門防汛防臺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
同時,區防指統籌推進入汛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截至6月18日,全區參與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檢查累計出動21565人次,檢查各類風險隱患點位34973處,發現防汛風險隱患166處,目前已完成整改165處,落實臨時度汛措施1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