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區瑯琊鎮楊塘下村,一座兼具古韻與現代智慧的仿古建筑赫然矗立在村里。建筑內部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研學接待、滕氏文化展示、清廉文化展示等各項功能剛進入設計階段,令村民充滿憧憬和期待。
與此同時,楊塘農旅研學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該項目依托楊塘所在地及楊塘背農耕文化、楊塘下廉政文化,打造“憶農悟廉,多彩楊塘”研學路線,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更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做大做強做優鄉村產業,才能保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近年來,婺城區在深化“千萬工程”中狠抓落實,全面推動“一帶七心”建設,不斷創新工作機制,通過政策集成、項目推動等路徑,持續推動三產融合、城鄉融合,努力繪就婺城鄉村振興壯美畫卷。一個個鄉村插上產業的翅膀,鄉村旅游、研學、露營、種植、養殖、文創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唱響了鄉村振興主旋律。
羅店鎮大嶺村,是婺城區近年來一處新晉的網紅打卡點,也是金華人公認的浪漫勝地。該村依托“金華布達拉宮”的景致,精心設計“愛情大道”,開辦鄉村音樂會,引進文藝創客入駐,發展鄉村旅游業,鄉村產業如火如荼,走出了一條浪漫的共富路。
竹馬鄉方下店村積極探索“農業+體育+旅游”融合,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門球場地。村莊1.2萬平方米的文化體育公園中,連片的10個門球場占地近一半,正式投用短短幾年就舉辦過多場次國家級門球錦標賽,讓方下店村成為聞名遐邇的體育特色村。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產業成為鄉村的標配。有產業加持的鄉村,猶如裝上“馬達”,各項發展按下“快進鍵”。
不過,產業并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條件。要下好“產業棋”,讓產業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婺城區鄉村蘊含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每一個鄉村都獨具特色、各具魅力,我們要充分了解和認識自身的稟賦特征和發展優勢,在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游則游等基礎上,著力培育打造人無我有的特色、人有我優的優勢、人優我精的品質,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必將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振興的動能也必將更加強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