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洪珊)風吹稻浪,稻穗飄香。7月16日,在2024年婺城區石道畈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現場,3000余畝早稻迎來成熟收獲期,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收割早稻,人機齊上陣,確保早稻顆粒歸倉、晚稻適時栽插。
上午,記者來到收割現場,放眼望去,廣袤的稻田泛起層層稻浪,五六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一串串飽滿的稻穗被“吞進”腹中。割穗、脫粒,不一會兒,一顆顆金黃色的稻谷從收割機出糧口傾瀉而下,運糧車車廂里堆滿了稻谷。
“這幾天天氣好,我們也加快‘雙搶’進度,爭取在下周內收割完畢。”婺城區城投集團下屬誠越實業公司農創品負責人楊明順站在田埂上高興地指揮著收割機,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據楊明順介紹,今年共種植3000余畝早稻,早稻種類為金早645和株兩優831兩類。得益于充足的陽光,早稻長勢喜人,平均畝產較去年提高了近10%,畝產可達到800斤。
“我們全程采用機械化作業,相比人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早稻的產量。”楊明順說,為了進一步實現農業增產,誠越實業和飛揚合作社也在早稻種植模式上進行了調整!拔覀兘衲暝黾恿擞袡C肥,早稻產量有明顯提升。同時,我們采用小田并大田的模式,刨除了多余田埂面積,獲得了更多的種植面積,更便于機械化生產和收割!
據了解,石道畈項目區位于婺城區長山鄉和瑯琊鎮交界處的石道畈,涉及泉口村、桐山村、長山二村、長山三村、長山四村、楊里村、石道畈村7個行政村。項目建設面積5487畝,其中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202畝、新建高標準農田285畝,涵蓋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優化提升、農田防護與生態保護、農田新基建等六大建設內容。
現如今,石道畈的早稻收割進度已順利過半,農田也陸續開始了晚稻插秧的工作。自綠色農田項目建設以來,不僅顯著提升了項目區域的灌溉與排澇效能,有效改善了土壤質地,促進了糧食產量的穩步增長,還進一步優化了農田生態環境,繪就了一幅生態與豐收并存的田園畫卷。
接下來,該項目將通過“農業+旅游”建設,進一步美化項目區生態景觀,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帶動周邊村鎮建立配套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其直接受益農戶將達2100余戶,受益農業人口近6400人,直接受益農民純收入預計增加總額100余萬元,真正將稻田變成金色的海洋,成為共同富裕的希望田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