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位于海拔1300余米高山之上的羅店鎮盤前村仍是涼爽宜人。遠遠望去,連綿不斷的山脈上,一個個蔬菜大棚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湛藍的天池下,頭戴草帽的村民們在大棚里忙碌勞作,樸實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一幅生動愉悅的豐收畫卷正在山野間徐徐展開……
01
番茄豐收,農戶增收甜在心頭
一如往常,這幾天盤前村村民章小軍都在自家十幾畝種植地里忙不停歇地采摘勞作。連片的綠色藤蔓之間,一個個高山番茄綴滿枝頭,圓潤可愛,在陽光下泛著晶瑩的光澤。
“現在我們主要種植有限番茄、草莓番茄、小番茄等,今年還試種植粉果番茄,因為顏色偏粉,更水更甜,也受到了許多消費者喜愛。”章小軍是田間地頭的“老把式”了,他向記者介紹著,手上功夫飛快,忽而又將手中新摘的番茄拋了過來,與我們一起分享。而眼前一個個碩大的番茄紅似瑪瑙,黃似珠玉,淺嘗一口,濃郁的汁液瞬間溢滿整個口腔,酸甜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據介紹,今年盤前番茄于6月下旬開始成熟上市,價格在6元左右。雖受天氣影響,今年每畝產量有所減少,但收入仍然很可觀。“目前我們一天最多能采摘番茄2000多斤,采摘整理后拉到東站去售賣,一般番茄采摘周期長達4個月之久,過去一年收入有20多萬元。”章小軍笑說著,將一桶桶色澤誘人的高山番茄固定在獨輪車上,再沿著山間小路徑直推下山去,而距離種植大棚不遠處,一間間農用設施房沿路而立,讓高山上的新鮮蔬果有了暫時安置的家。
原來,盤前地勢高低錯落,在孕育一方優質蔬果的同時,曾經也一度為村民運輸帶來不便。為解決這一難題,該村通過美麗田園項目,整合土地資源,沿路建造了45間農用設施房。2021年8月,全區首臺農用軌道運輸機也在此應運而生,通過總長度約1千米的3條軌道,進一步解放了村民勞動力,加快了果蔬出山速度。
采摘、過秤、裝箱……在農用設施房前,一箱箱鮮嫩多汁的番茄才下枝頭又將運往各地市場。其間,村民們進進出出,搬上搬下,揮灑著汗水,卻是春風滿面,喜笑顏開。
村黨支部書記章軍告訴記者,作為譽滿全國的高山蔬菜種植基地,盤前村蔬菜種植已有百年歷史,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村上共有2300余畝土地種植高山蔬菜,主要種植番茄、蘿卜、茄子等,年產值約2200萬左右。今年自番茄成熟上市以來,每天早上四五時村民們就開始忙碌在田間地頭,以確保番茄采收、拉運和交售有序進行,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經濟活力。
02
圈粉無數,高山蔬菜“高”在何處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備受贊譽的盤前高山蔬菜究竟“高”在何處,何以圈粉無數市民?
據了解,由于盤前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不僅有利于番茄糖分積累,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蟲害的生長,所以這里的番茄總是甘甜飽滿,汁多鮮美。為廣大消費者所青睞,海拔之高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這也與該村的灌溉方式有關。
記者所見,在章小軍的蔬菜大棚外前,一方水池倒映著碧天如洗,清澈無暇。“水池我挖了半個月的時間,主要用以蔬菜滴灌,這也是我們高山番茄形成獨特品質的重要因素。”章小軍介紹,在市農業推廣部門支持下,如今村民們都利用微蓄微灌設備,在有效利用水資源的同時,也讓盤前蔬菜品質更有保障。
此外,早在2006年,該村還成立了北山蔬菜專業合作社,進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建設。而每個月,村中都會迎來市里的科技特派員專門為高山蔬菜“把脈問診”,把優質的農技服務送進田間地頭。
從靠天吃飯到大棚科學化種植,從人力灌溉到噴滴灌等現代農業技術的跟進配套……如今盤前村村民們紛紛感慨,現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日子真是越來越好了。這不,這兩天村上土地丈量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一項項優惠的補貼政策讓大家伙又迎來了新福利。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銷往千家萬戶的高山蔬菜“吸粉”無數,讓盤前成為名副其實的蔬菜“頂流”村,也吸引無數市民游客慕名而來。
午時,農家樂“芳園人家”里酒菜飄香,座無虛席,游客們飽嘗一道道地道的農家美味,并為此間風景連連點贊。“夏天蔬果豐收時也是我們店里最熱鬧的時候,暑天山上氣溫低且風景優美,一天里都有十幾桌顧客,蔬菜大棚和飯店兩邊經營經常搞得我們忙不過來。”談起現狀,從上海返鄉創業的青年方攀峰笑說著自己甜蜜的煩惱。為開拓客源,這些年來他大力開發了系列鄉土菜肴,并從服務和特色上下足功夫,吸引自駕而來的市民朋友休閑度假,以感受山村的別樣風景。
在盤前村,像方攀峰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其中有的還會招攬一些得閑在家的村民前來上班,既解決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又帶動了鄉親們增收致富,真正實現了農旅“雙豐收”。
“特色產業是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章軍表示,近年來,盤前村堅持以農業為基、文化為魂,開發旅游功能,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發展滿足游客各種需求的番茄采摘、農耕體驗、休閑度假、研學旅行等鄉村業態,促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站在北山之巔,立足資源稟賦,未來,他們將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經濟質效,持續做好特色產業“大文章”,用高山蔬菜解鎖“致富密碼”,在讓山村發展“留得住鄉愁,看得見未來”的同時,帶領村民們闊步前行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
記者手記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盤前村作為譽滿全國的高山蔬菜種植基地,這些年來,一直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之路,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不僅發展了番茄采摘、農耕體驗、休閑度假、研學旅行等鄉村業態,更促進農民增收,讓村民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盤前不少村民皆是觀念新、能力強,他們積極引進新品種,對田間地頭的事業始終飽含熱情。而在這片熱土上,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踏上了返鄉創業的道路,他們肆意揮灑著激情與汗水,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生機和活力,讓更多的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盤前村的美好與溫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