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梁亞偉)近日,婺城區第二屆青年農創項目大賽圓滿落幕,選址于長山鄉的三大青年農創項目在決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斬獲一等獎、優勝獎、優勝獎的好成績。
“我們公司主營灌木球、地被、花境產品,現有基地1000余畝,是華東較大的花鏡植物生產基地之一。”來自浙江花藥間農業的園藝師申方舟榮獲本次大賽一等獎。他攜“打造新概念農旅融合眾創空間——25℃ Space項目”一路過關斬將,計劃打造盧家村“新農人”共富基地、科普研學基地、種業展示與推廣中心、“新農人”眾創基地,攜手更多青年才俊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賽場外,該項目正處于場地平整階段,計劃于2025年10月前初步開放。“我希望將耕作理念傳遞給周邊村民,帶領他們一起參與項目,將營地示范區變成農產品前置倉,將他們的產品統一收集打包發送,實現共同致富。”申方舟表示,婺城科研氛圍濃厚,長山文旅環境優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期待能在此和更多新農人一起建設出一個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美好樂園。
和申方舟的想法不謀而合,來自金華八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王海智也選擇在長山鄉投資興業。金華八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農業生產與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負責人王海智已從事水產養殖、水生蔬菜生產12年,曾榮獲全國農技推廣示范戶、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源東有白桃,瑯琊有冷水茭白,長山的主打地標性農產品是什么呢?”在王海智看來,“秋冬看葉、早春探花、入夏賞果”已成為旅游業的一大亮點與熱點,他計劃依托金華市農科院水生蔬菜團隊、糧油團隊,在長山鄉桐思嶺村實施果蓮-油菜-泥鰍套養輪作、早藕-水稻-泥鰍套養輪作,建設農旅結合、高效輪作、農產品加工的田園綜合體,將水果蓮子打造成為長山地標性農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有望通過田租、勞動力、分紅收益等,每年為桐思嶺村增收約130萬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