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錚譽)“作為教共體的成員校之一,我們在享受優質資源的同時也肩負著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的使命。接下來,我們會和其他成員校加強合作,共同構建更加公平、和諧的教育環境。”日前,在婺城區羅店鎮中心小學,參加完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共建型教共體第一次活動暨周偉英名師工作室授牌儀式的教務主任陳丹滿懷信心地說。
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共建型教共體中,牽頭校金師附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等百余項省級以上榮譽,成員校為城區(含婺城新城區)學校的北苑小學、白龍橋小學和農村學校的瑯琊小學、羅店小學、蔣堂小學,共同構筑共建型教共體辦學模式。
據了解,各成員校實行“資源共享、管理共進、教學共研、文化共生、平臺共創、評價共出”的“六共一體”管理模式,在辦學理念、教學管理、特色發展、課后服務等多方面實現共同發展。該共建型教共體組建后,各成員校積極開展教共體教研活動、同步課堂等,促進校際之間的教師交流與合作,豐富學生活動,實現資源共享,不斷優化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
為科學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破解“集而不團”“活力不足”等問題,今年以來,婺城區積極推動教共體(集團化)辦學改革,探索創新教共體、集團校的管理體制機制,組建了9個融合型教育集團、7個共建型教共體,出臺了關于教共體(集團化)辦學的一系列文件,對教育集團的組織架構、班子分工及運行原則作了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指導意見。
金華四中與長湖灣校區、浙師婺外與新世紀學校(中小學)……近年來,婺城區創新基礎教育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以新建學校、薄弱學校、小規模學校為幫扶重點,著力破解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資源配置不合理、發展水平不平衡、教育供給不充分的矛盾,科學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深入推進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師交流輪崗等方式,縮小校際間的差距,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華表示,各校在教共體工作推進過程中,要抱團驅動,打通資源共享“最后一公里”,推動各學科、各方面齊頭并進,謀求質量“最優發展”,讓更多婺城學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