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靜怡 洪珊 張曉君 姚婷文
近年來,全區各級婦聯組織緊緊圍繞婺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最廣泛地團結動員廣大婦女群眾,全面投身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大潮,推動婦女工作有聲有色有活力。
聚沙成塔
擴大婦聯“朋友圈”
“對寶寶貼心,讓母親放心,感恩相遇,讓我們遇到像劉姐這樣專業的月嫂……”日前,月嫂劉晨佳收到了雇主李女士送來的感謝信和錦旗,燦爛的笑容在臉上幸福洋溢。
劉晨佳今年42歲,是婺城區安地鎮安地村村民,談起如今的工作生活,她說:“多虧了婺城區家政行業婦女聯合會的幫助,在雄鷹技能學校培訓后,還免費推薦我就業,現在我每月工資過萬元,也得到了客戶好評,真的挺滿足的。”
據悉,家政服務業一直以來都是與家庭密切相關的行業,而家庭的核心和動力無疑來自婦女群體。婺城區家政服務業婦女聯合會作為全市首家家政行業婦女聯合會,自今年1月成立以來,始終積極倡導家政服務業良好發展環境、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并進一步維護從業人員的權益,為家政從業人員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條件。
“一直以來,我們積極發揮婦聯的‘聯’優勢,注重關心關愛家政行業從業的婦女姐妹,不斷提高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同時關注姐妹們的家庭生活狀況,及時為大家排解生活中的困難。”婺城區家政行業婦女聯合會主席、金華市雄鷹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舒雄英說,婺城區家政服務業婦女聯合會成立以來,已舉辦“巾幗家政進社區”技能培訓,母嬰護理、家政專業培訓21期,培訓900多人次,旨在進一步增強婦女姐妹創業增收的本領,不斷促進共同富裕。
值得一提的是,婺城區家政服務行業婦女聯合會也是區婦聯不斷在新行業、新就業群體擴大婦聯組織朋友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婦聯立足本區實際,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揮婦聯工作優勢,加強與部門的配合與對基層的工作指導,面上統籌,重點推進,全力推動“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工作。目前,婺城區已建立“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動態數據庫1個,累計建立“新領域”婦聯組織113家,并完成交通運輸、快遞物流、互聯網行業婦女組織建設。
“我們在有效延伸組織覆蓋的同時,新領域婦聯組織也更注重發揮作用,通過開展家政技能培訓,典型人物事跡宣傳等各類聯系服務群眾活動,不斷提高婦聯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區婦聯主席楊素娟表示,未來,她們也將持續推動“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工作,立足“急黨政所急,想群眾所需”,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組織覆蓋工作,進一步推動婦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使婦聯充分發揮黨聯系婦女群眾橋梁紐帶作用。
搭臺賦能
鋪筑婦女共富路
走進安地鎮巖頭村,熹悅咖啡館、希桐琴簫館、攝影工作室等種類繁多的花式新業態隨處可見,而這些鄉村新業態的背后必定有回鄉創業的婦女身影……
90后鄉村運營師劉夢妃便是其中一員。2018年,劉夢妃帶著她的團隊來到了巖頭村,根據巖頭村的特色,打造了一系列文旅活動,成功打響了巖頭村的文旅招牌,見證和推動了巖頭村的變化。
“以前村里婦女想賺點零用錢,但缺少合適的崗位。”2021年,為了進一步促進婦女的發展和交流,劉夢妃團隊成立了“禾居婦女微家”。這個平臺不僅將婦聯組織的各項服務和活動直接帶到了婦女們的生活中,還通過定期組織講座、開設課程等多種方式,廣泛推廣和普及金華扎染、傳統布藝、服裝設計等知識,幫助婦女們學習到新的手工技藝,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婦女加入到隊伍中。
“今年6月份,我們也組織了一場短視頻網絡直播培訓班。”區婦聯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進一步鼓勵女性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助推婦女實現“云端”創業就業,前期婦聯在全區范圍內排摸閑散且有就業意愿婦女,本著“精準幫扶”原則,根據個人意愿分為來料加工、家政服務、網絡直播、文員后勤等進行就業培訓,培育一批巾幗電商主播。與此同時,不斷創新和優化“媽媽的味道”“媽媽的手作”等系列活動,通過“線上巾幗直播+線下美食手作展”的融合模式,將傳統產業、特色產品與網絡直播帶貨緊密結合,為婦女和家庭提供了創新創業的新機遇。
“這是我們用玳玳果制作的精油、口紅……”在金玳堂巾幗共富工坊,負責人朱永美滿懷熱情地通過直播向觀眾介紹著工坊的特色產品。“我自己作為女性,更懂得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朱永美告訴記者,直播不僅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與喜愛,也帶動周邊婦女、寶媽加入玳玳產品的直播之中。
此外,為更有效地促進婦女就業與增收,在區婦聯的引領下,多個具有婺城特色的巾幗共富工坊也相繼成立。其中,禾居扎染巾幗共富工坊便是其中的一個生動縮影。“我們工坊對手工藝品的需求非常大,而村里正好有大量的寶媽、退休婦女,通過這個平臺,讓她們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實現自我價值。”禾居扎染巾幗共富工坊負責人溫國香告訴記者,自2018年以來,工坊便采取了訂單合作的運營模式,與周邊多個鄉鎮的婦女群體緊密聯動,為她們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就業機會。安地鎮村民金鮮花對此就深有體會,她感慨地說,“在家門口打工,既不耽誤看孩子,還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貼補家用,這真的太好了!”
近年來,區婦聯多措并舉,通過整合優質資源,為婺城女性創業就業搭建平臺、提高技能、強化服務,鋪筑了一條婦女共富路。在婺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群女性新力量的加入,讓鄉村振興更加有了底氣、人氣、煙火氣。截至目前,婺城區已累計組織家政、直播、短視頻制作等技能培訓240余場,帶動2500余名婦女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婺城“格姐”
為志愿服務添溫度
對于不少金華人來說,“周亞軍口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創始人周亞軍憑借著精湛的技藝、良好的口碑廣為人知。然而,作為一名資深的口腔行業專家,周亞軍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社區格姐。
推進社會基層治理離不開婦女力量,平日里,不管多忙,周亞軍總會參加社區活動,或是助力創文、樓道清理,或是進行垃圾分類,文明督導等。此外,并積極發揮格姐志愿者作用,經常帶領醫療團隊走進福利院、山村、社區等地,為孩子、退役軍人、居民們送上口腔醫療援助和關愛。其中,她發起的免費的口腔體檢及“窩溝封閉”項目持續了二十年,至今已有數十萬名適齡兒童從中受益。
先前,周亞軍在走訪中了解到塔石鄉一位八旬老人包根福,年輕時在戰役中受了彈傷,下頜骨粉碎性骨折,幾十年來吃東西都非常不便。于是,周亞軍主動提出為其免費定制一副假牙,希望能為包根福彌補生活的缺憾。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牙齒,吃幾顆花生米,我想這是我可以為他做到的。”接下來的幾個月,周亞軍進行籌備后再次進入塔石鄉為老人做牙齒模型,在制定好假牙后,又派車專門接老人來到醫院安裝假牙,并貼心為老人買了一斤花生米。周亞軍清楚記得當時老人調試好假牙后吃著花生米笑著告訴她,那是他吃過最好吃的花生米。“我想,這就是我堅持志愿服務的意義。”周亞軍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婺城,像周亞軍這樣的格姐還有很多。近年來,婺城區婦聯以黨建引領婦建為工作引擎,充分發揮“聯”字優勢,持續做強做大“婺里巾幗”品牌,在聯盟聚力、精準幫扶、普法宣傳、信訪調處四項工作領域彰顯品牌影響力。
“‘格姐’要做的事很多,除了推進社會基層治理之外,也是調解社區矛盾糾紛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她們還積極走近婦女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巾幗大宣講活動,引領全區婦女聽黨話、跟黨走。”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婺城還積極打造“茶花姐妹”“婺里姐妹”等志愿服務品牌,招募志愿者10267名,每年省級以上迎檢零失分,助力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尤其是疫情防控以來,全區289支“格姐”隊伍協助做好宣傳引導、人員排查等,并發動女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等捐款捐物70余萬元,為實現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勝利貢獻巾幗力量。
提能增效
婦兒驛站唱響幸福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熱愛文藝,以前沒什么機會可以展現自己,如今每次在臺上為大家表演節目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近日,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區居民蔡蘭珍高興地說。在位于中山路社區的婦兒驛站,二十余位表演者正有序地上臺表演,臺下許多兒童觀眾被節目深深吸引……這是婺城區婦兒驛站的一個剪影。
近年來,婺城區在婦女兒童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婦兒驛站的建設和發展,使其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務。這不僅體現在為豐富日常文化生活而定期開展的文藝演出活動,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社區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小區、網格,挖掘出社區里有攝影、編織、乒乓球、健身氣功等一技術之長的巾幗達人12名。”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鄭朝暉說,“根據大家的建議,巾幗達人們紛紛發揮特長,在婦兒驛站首次開展免費公益課,受惠人群達500多人。”
中山路社區婦兒驛站占地面積800平方米,沿街地理位置以及便捷的交通,使其能夠快速融入婦女兒童日常生活圈。在達人公益課所使用的教室之外,驛站內還設有家風家訓大講堂、茶花議事堂、多功能閱覽室、維權調解室、就業指導室、心理咨詢室、志愿者服務站等功能區域。豐富的空間設置,使得驛站不僅成為女性談心、政策咨詢、兒童娛樂的好去處,更是一個集婦女教育培訓、維權調解、創業幫扶、公益關愛、兒童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溫暖陣地。
婦兒驛站的建設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上,更體現在服務內容的豐富性和創新性上。新獅街道柳湖花園社區通過構建“一核多元”的兒童活動空間,提升改造婦兒驛站,不僅在戶外新增兒童樂園,而且配套了兒童健身器材,滿足兒童群體的戶外活動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社區還填補了0至3歲兒童專業公共服務的空白,引進了一家民營托育中心。該托育中心設有托大班、托小班、混齡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服務,創新解決社區居民“托幼難”問題,贏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除此之外,各驛站通過整合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和姐”工作室等資源,實現了陣地、功能和服務的融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各驛站還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如在職、退休教師、黨員積極分子、婦聯執委等志愿者,以及周邊學校教師、醫生、律師等力量,共同參與到婦兒服務中來,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提升了轄區婦女兒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據了解,近年來,婺城區多元共享打造婦兒驛站,組織40個機關部門與村(社)社黨組織、婦聯雙結對雙共建,協調家風家教指導師、共享法庭、巾幗文明崗等多方入駐婦兒驛站,進一步完善“5+X”服務內容,打造省級三星驛站1個,市級二星驛站3個,區級一星驛站22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