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林玉潔) 1月10日上午,在婺城區箬陽鄉琴壇村,村民們忙好農活后便悠閑地來到村口的石橋旁,曬太陽,拉家常,往日里安靜的村莊漸漸熱鬧起來。
臨近春節,村里的年味越來越濃,家家戶戶曬臘腸、備年貨。婺城區文化特派員汪勝早早和村黨支部書記張明輝約好,要來村里送點兒年味。上午10時,汪勝和婺城區文聯、區作家協會、區攝影家協會的志愿者們,將一袋袋大米、一桶桶油搬下車,還有精心準備的春聯和福字,為深山里的小村莊增添了歡樂喜氣。
“這次來送年味,主要是為村里的困難群眾、低保戶、殘疾人送去實實在在的幫助。針對困難戶,不僅有慰問品,還有每人500元慰問金。就是想讓大家都能愉快地過個好年!”從籌劃之初,汪勝就和村干部進行了多次溝通,從村民的實際需求出發,積極尋找社會資源,幫助村民解難題。
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爬,一行人挨家挨戶走訪,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
在困難群眾鄒子富家,一行人為他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后,他滿臉笑容地說:“謝謝你們來看我!编u子富身體不好,常年患病,一行人了解了他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后,叮囑他一定要保住身體。
一路走來,大家發現,琴壇村自然環境優美,人文底蘊厚重,但由于地處南山腹地,年輕人大多外出生活,常住的老人也不多,所以平日里相對冷清。“我們村里好久沒這么熱鬧了!”村干部鄧士文攙扶著殘疾人廖祥祿走出家門,看到這么多人前來,他發自內心地感到喜悅。
一次送年味活動,不僅送去了對困難村民的關心關愛,也是多方力量共同助力鄉村發展、提升村民幸福感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自2024年7月汪勝到琴壇村擔任文化特派員以來,他一開始便謀定了要為村里做更多實事。他結合該村的客家文化特點,充分發揮記者、作家的雙重身份優勢,以宣傳為重點突破,在暑假、中秋、“十一”等游客多的時機,在各大新媒體平臺集中展示琴壇村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旅游資源。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接下來,他還將積極組織作家、攝影家進行采風,全方位宣傳琴壇,同時借助社會資源為村民開展名醫義診、百姓笑臉拍攝、文藝家采風等活動,繼續致力于推動客家文化發展,打響“客家山水浪漫琴壇”文化品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